时值四月,酷暑未至,春意正浓,蕾奥二部乘着东风,开始了潮汕春游的旅程。
东山访文宗,古城礼佛陀
4月13号,抵达潮州,稍作休整,便直奔东山。韩文公祠倚山临水,环境清幽。山虽不高,凭栏远望,潮州的古城新貌仍可收于眼底。韩愈被贬至潮州时,潮汕平原还被称为蛮瘴之地。韩愈虽然只做了八个月的刺史,但重农桑、治水患、释奴婢、捐俸兴教,以中原文化开化山野乡民,潮州人感其功德,立祠祭祀,虽经多次改朝换代,历千年始终香火不绝。现在的韩文公祠,木非古木,祠亦新修,但韩愈对潮州的影响,仍随处可见,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东山大概就是这样了。
隔着韩江水,跨过广济桥,便到了古城。古城内最有分量的当属开元寺了。开元寺整体大气庄重,隐约有皇家气象,上网一查,原来还是粤东第一宝刹。殿内宝相庄严,殿外香客往来,经文入耳,香火袅袅,动静之中,自成风景。当然,也有随意倚在廊下,光脚扯闲篇的糙汉子;走走停停,变换着姿势寻找着满意拍照角度的游客,使得开元寺在香火气中,又添了几分烟火气。
佛教将佛宝、法宝、僧宝称为三宝,是佛教的教法和证法的核心。开元寺外也有三宝,在潮汕地区的百姓生活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就是老香橼,老药桔、黄皮鼓,被称为潮州凉果特产中的极品。古城的格局十分清晰,街道小巷交错。主街干净整洁,不同样式的牌坊已按原样重建,两侧是各种面向游客的商铺,规划整齐。转入小巷,则又是另一番味道。作坊、小商店、小面馆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养老服务中心和小学的课外辅导班就设在小巷两侧的民居里,甚至透过铁栅栏,还可以看到人家里的餐桌和带孩子的奶奶,街道生活和家庭空间就这样紧密联系又有序分割。
出来玩,美食必不可少,到了潮州,牛肉火锅肯定是少不了的。不同于重庆火锅浓厚辛辣的锅底,繁复多样的配料,潮汕牛肉火锅用的是清汤锅底,配料有沙茶酱和辣椒酱两种,牛肉瘦中带肥,七八盘叠在一起。牛肉入锅的时间很有讲究,时间短了入口生涩,时间久了又少了鲜嫩的滋味。入锅几秒就火候刚好,配上酱料,牛肉的自身清香的滋味虽不浓烈,却悠长绵长,酱料既提味,又不抢牛肉的香味。
第二天一早,抵达汕头。依次参观了老妈宫戏台、天后宫、丹樱生态园。随行的无人机也有了用武之地,在大家的各种要求下,小飞机在空中不断变换着动作,从员工到老总,玩的不亦乐乎。此行的美好瞬间也化作一张张照片和一段段视频,成为了二部共同的温馨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