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之前:河套太小,深港创新圈太虚...》--转载王董事长等接受南方都市报的采访

时间:2009-08-28

摘要:“前海在哪里?还没有听说呢。”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几位广州研究粤港澳合作的知名专家不约而同地说。虽然广东人对深圳南山区的前海还很陌生,但在深圳,这里的投资正在不断升温,管中窥豹,今年片区房价一度冲高至2.7万元/平方米。
   “前海在哪里?还没有听说呢。”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几位广州研究粤港澳合作的知名专家不约而同地说。虽然广东人对深圳南山区的前海还很陌生,但在深圳,这里的投资正在不断升温,管中窥豹,今年片区房价一度冲高至2.7万元/平方米。
    19日,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12次会议上,前海再次成为粤港两地关注度最高的合作区。根据会议签署的《关于推进前海港深现代服务业合作》的意向书,前海定位为深港合作先导区与机制体制创新区,港澳及东盟服务业、高科技产业合作的载体。
    前海在粤港合作联席会议上的高端亮相,决定着其绝不仅仅是未来深圳的城市中心之一,也将在粤港合作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粤港合作“绝无仅有”的宝地
   “就粤港合作来说,前海是一块绝无仅有的宝地。”深圳城市规划设计院原院长王富海昨天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作为深圳市人大代表,他曾经向深圳市提交过一个议案,认为深港合作“河套太小,(深港)创新圈太虚”,前海地区应该是将来深港合作的重点区域。
    前海本是深圳西岸蛇口以北靠近宝安区中心,面对珠江口伶仃洋的一片滩涂地,经填海后形成了最新的开发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可开发者达10平方公里,拥有一条纵深的生态走廊,具有大小南山和前海湾岸的生态景观资源。
“南沙是大珠三角的地理中心,而前海的位置则将是大珠三角的经济中心。”王富海说。他表示,前海的硬条件优越,港口、机场铁路、高速公路、城际轨道以及地铁都很便利,离深港也较近,前海的交通优势使其成为深港合作的首选。
目前,前海已成为深圳以至珠江口东岸的战略要地,北有宝安国际机场,西面及南面为深圳西部港口群,包括大铲湾、妈湾、赤湾及蛇口等货柜及散货港和临港工业区。前海乃集合海陆空的综合型交通枢纽,既有高速公路、临港铁路(接入九广铁路)、珠三角城际快铁及海运、空运等连接。
   “从整个珠三角来看,处于地理核心的是广州的南沙,但是南沙各种配套跟不上。而前海则将是大珠三角的经济中心,港口、机场铁路、高速公路、城际轨道以及地铁都很便利,离香港和深圳市内较近。”王富海说。
与省内另一个粤港澳合作“示范区”———珠海横琴新区相比,前海也有独特的优势。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副院长郭万达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前海依托深圳的产业基础,海陆空的交通优势,与横琴定位并不同。前海是深港高端服务业合作的示范区,香港的高端产业较之澳门有很大优势。而且,前海的体制设计和法制目前还没有设立,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依托香港高度发达的金融业,使得前海成为“边境金融特区”的可能性很大,因为这是高端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十余年探索 定位逐步清晰
    王富海回忆,早在2000年前后,深圳就发现了前海的价值所在,“当时,科技、交通、住宅等各个部门都从有利于各自行业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开发前海的思路,好在深圳市政府对这块宝地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早在2001年,深圳出台的“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带”规划中,曾将前海片区作为整个产业带的起点,定位为深圳软件园区,作为深圳高新区产学研功能的自然延伸。在《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提出,“前海片区建成一个园林式花园式高技术创业园区,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软件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时隔两年,2003年《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5)》出台,提到要重点推进前海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建设,前海从“高新软件园”的定位,被置换为“物流中心”。
    2007年,《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将前海-宝安中心区定义为与福田中心区并列的深圳中心区之一,同年,深圳公布《西部滨海地区综合开发策略研究》,提出以填海方式将西部滨海地区定位为区域生产服务中心、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及区域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明确将前海湾地区规划为未来泛珠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
去年8月16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来深专程视察了前海片区及蛇口,指示要将前海作为深圳体制创新的承载主体,深入研究“粤港深”创新合作的思路和方式。
    今年1月8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纲要中,前海片区被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纲要明确提出将深圳前后海地区作为粤港合作的试点地区之一。
    5月,获国务院批准的《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从国家战略层面再次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前、后海地区的规划建设和体制创新,作为加强与港澳合作和参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载体。6月2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在深圳强调,前海有10平方公里的土地,香港和深圳可以合作共建前海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近10年来的探索与努力终于在8月19日开花结果,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12次会议明确,前海将成为深港合作先导区机制体制创新区,开始谋求和香港合作,成为特区中的特区。
    郭万达告诉记者,近10年来,前海从自己摸索着发展,最终寻求和香港合作,这是最大的突破。“发展什么产业是市场规律决定的,而最重要的是和谁一起发展,用知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的一句话来说,‘制度重于技术’。前海找到香港这个合作伙伴,在体制创新的框架下,可以预见,未来将有远大发展前景。”郭万达说。
六条定位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毛艳华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粤港合作,在全省动起来很难,选择包括深圳前海在内的片区试点突破,则是有效的办法。将粤港澳合作与综合配套改革结合起来,进行广东产业结构升级,和香港合作发展高端服务业,前海是最佳着力点。
    郭万达认为,前海不只是深圳和香港的前海,也是珠三角的前海。“珠三角面临产业转型,需要更加开放,前海作为特区中的特区,承担了这种历史使命。”郭万达说。记者了解到,原深圳市规划局、发改局,以及市委政策研究室等有关部门已经联合起草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2009-2020年)》。据了解,前海将重点发展六个产业:发展以离岸业务为突破的创新金融;发展向供应链和国际贸易延伸的现代物流;发展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总部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的科技和专业服务;发展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通讯与媒体服务;配套发展高端商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