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克斯八卦城城市规划形态探源——刘泉、史懿亭

时间:2017-11-29



刘泉 史懿亭
LIU Quan  SHI Yiting

【提要】:从城市形态的角度出发,在中国近代规划背景下,探求特克斯八卦城这一独特城市格局形成的渊源,提出特克斯八卦城格局与西方文艺复兴理想城市的形似并非巧合。特克斯八卦城格局的形成不仅仅受到中国传统易经文化的引导,同时也是西方规划思潮影响下的中国近代规划设计产品,从而揭示特克斯八卦城是在东西方规划设计思想共同影响下形成的经典城市规划案例。
Abstract: From the urban form perspective, this article interprets the shaping progress of unique urban form of Tekes in the modern city planning period. The similar form is not just a coincidence between Tekes Bagua City and the ideal city in the Renaissance Period. Tekes plan is not only influenced by Chinese traditional Yi culture, but also a modern planning product affected by western planning theory. At last, the article gives a conclusion that the Tekes Bagua City Plan is a classic case reflects the impact of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city planning theory.

【关键词】:特克斯;八卦城;理想城市;城市形态;近代城市规划
Keywords: Tekes, Bagua city, ideal city, urban form, modern planning


1 特克斯八卦城的形态特点和易经渊源
在我国的城市建设历史中,新疆的特克斯是非常具有形态特色的一个案例。根据《特克斯县志》介绍,特克斯县成立于1937年,由时任伊犁屯垦使的邱宗浚亲自选地,依据周易八卦图形完成规划设计。特克斯因其城市格局形态具有明显的“八卦城”特征而闻名,被称为“一部凝固的周易”、“有形的易经文化”。
特克斯八卦城总体呈近圆形,中心阴阳位置为广场公园,八条主街道由中心向八方辐射,四条环道围绕中心组成间隔350m的三个同心圆,形成一环八街、二环十六街、三环三十二街、四环六十四条街的格局[1]。因此,有学者认为特克斯的城区格局包含了周易的全部卦爻,是一座内含六十四卦、名副其实的八卦城[2]。2007年,特克斯县城被正式批准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独特的城市格局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图1)。
 
1
2 特克斯八卦城的形态特色的疑问
历史上明代商丘 、清代沈阳 、清代桓仁 [3-6]等传统“八卦城”,运用了八卦理念,但基本保持着中国传统城市典型的方正空间格局。与之相比,特克斯的最大特点是在形态上几乎看不到中国传统城市营造方法中正交路网、棋盘格局设计手法的影响,而以环形放射的完形形态表现出后天八卦的图形模式。这种完形布局使人觉得特克斯在与上述城市进行比较时,会具有更加神秘深厚的中国周易传统文化向城市形态进行投射的色彩。此外,特克斯的八卦城格局也与帕尔曼•诺伐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城市[7-9]形态十分相似(图2)。
对于特克斯八卦城与周易文化以及西方理想城市的渊源关系,目前的研究大多倾向于以下两种解释:
(1)奇迹说——特克斯是遵从周易方位学说和古代规划经典理论的奇迹
对于特克斯八卦城规划形态的来源,目前的相关研究大多关注其与周易八卦的对应关系,认为这个规划的可贵之处在于其“按照我国传统的选址和规划布局经典理论去衡量,八卦城可以称之为罕见的精品”[10],或者如国务院对特克斯县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关问题的批复文件中所言,特克斯“不但是我国古代规划史上的奇迹,而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11]。
(2)巧合说——特克斯与西方理想城市模型的形态近似是一种巧合
特克斯八卦城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城市模式的形似,虽然也被学者们注意到了,但却往往被当作是一种“类似”或“巧合”[11-13]。
 
2
从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可知,特克斯八卦城之所以给人以“奇迹”之感,主要是由于这一规划虽然遵从了古代堪舆理论,但空间上却并没有采用中国古代传统规划的方正格局,而是采用了传统规划中所难得一见的环形放射空间形态。这种理论上的保守与空间上的异化的共存,使得这一形态在传统规划设计的语法结构中难以解读,似乎这一设计是来自周易学说和传统规划理论下的神来之笔,因而不能不以现代规划师难以理解的“奇迹”视之。
在这一点上,笔者尝试探索是否有其他的解释可能。对于特克斯这样一个形成于1930年代的近代规划来说,此时的西方近代规划思想已经在中国广为传播并形成了大量的建设实践,其中,环形放射形态的规划设计并不少见。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仅仅在中国传统城市规划理论的封闭语境中对特克斯的空间形态进行解读,而忽略其与时代背景以及同时期开展的其他近代规划的横向关系,所得出的结论难免有失偏颇。
“形态分析是研究城市的一个最重要的工具。”[14]如果特克斯的城市形态确实客观地反映了设计者的意图,那么将之放回到中国近代规划的时代背景中,通过城市形态研究的方法对其分析,应该能够找到其独特形态的合理解释,并使得将神来之笔还原为理性设计成为可能。
因此,解释特克斯八卦城规划特征的形成来源,不能仅仅局限在周易文化对其进行影响这一个方面,或仅仅将其与其他受易经影响的古代城市规划案例进行对比,而是需要放宽研究视域,结合其规划形成的时代背景、地缘环境、设计者条件等主要要素,逐一进行考察,以更客观和全面地探讨这一规划方案形成的来源。
3 特克斯八卦城的形态特征来源考察
3.1 时代背景——处于中国近代,环形放射规划的活跃期
如果将特克斯放回到中国近代规划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其所采用的环形放射布局模式算不上是独特的规划创举。在特克斯开展规划建设之前,这一手法在中国东部地区的城市规划设计中,曾多次出现过。
1899年,在东北地区,沙俄殖民者完成了大连规划,形成了中国近代较早的一个环形放射规划方案,取得了很好的空间效果。这一规划得到了其后的日本殖民者的继承,对稍后开展的沈阳、长春、抚顺等城市的规划建设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图3)。
 
3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殖民地规划实践之后,随着田园城市理论等新的理想主义规划思想以及堪培拉等新城的规划设计实践的逐步影响,1920-1930年代,在我国也先后出现了杭州规划、伪满长春规划等一批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近代规划方案,这些规划在整体或局部上往往具有环形放射的布局特点,这种形态既是对早期大连等较为成功的近代规划经验的借鉴和延续,也是对田园城市以及堪培拉等新理论、新实践的应用和模仿(图4)。
特克斯八卦城于1937年左右完成规划。其所处于的20世纪初到1930年代的这段时间里,中国发生的“殖民地规划——商埠地规划——新城规划”的系列规划实践,体现了中国城市规划对西方规划理论逐步吸收的过程,其中部分规划也同时存在民族主义和外来影响两方面的作用,表现出中国文化特色和西方规划理想两种内涵 。无论是西方规划师完成的殖民地规划还是中国规划师完成的自主规划,大胆采用放射路网布局,是区别于中国古代城市传统规划手法的重要特征之一。
 
4
3.2 地缘环境——受到沙俄(苏联)及西方规划思想的直接参与影响
地处新疆腹地的特克斯,不仅仅是多民族融合的地区,其临近俄罗斯的天然地缘关系,明显受到苏联的政治影响,客观上也促使特克斯成为快速吸收西方规划思想、促进中西文化交融的地区。
早在19世纪末,新疆伊犁地区就是沙俄开展贸易往来的重要地区,许多俄罗斯人在此定居,随之带来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不仅如此,1930年代,盛世才主政前期主张亲苏政策,使得新疆与苏联的关系越发紧密。新疆的一切经济建设,如独山子石油矿、阿山金矿、全疆农牧水利的建设工作,都聘用苏籍工程师与顾问,一切建设计划或由他们拟定,或经他们审核。他们可自由地到各地勘察,调查新疆的各种经济资料,新疆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基本都在苏联的掌握和控制之下[15-16],而此时大量的苏联设计人员也参与到新疆的建设中 [17]。
据《特克斯县志》记载,八卦城建设正式动工之初,时任县长班吉春便聘请了一位苏联的水利技术员帮助测量和打桩放线。也有报道指出特克斯在选址之初就是苏联技术人员和中国风水先生两者共同选定的结果[18]。由此可以明显感受到苏联对包括特克斯在内的近代新疆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影响。
略早于特克斯,1934年完成的伊宁六星街规划,也采用了和特克斯相近的规划手法。这一年,伊犁屯垦使公署从霍城惠远迁至伊宁后,德国工程师瓦斯里规划设计了伊宁六星街。这一规划中,街区平面呈近圆形,6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把街区分成6个扇形地区,象征当时新疆实行的“反帝、亲苏、民平(民族平等)、清廉、和平、建设”等“六大政策”(图5)[19]。
 
5
如果将伊宁六星街与特克斯八卦城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二者不仅空间形态近似,在运作方式上也均采用了“选址迁城——规划理想城市——赋予象征含义”等相近的规划设计模式,只是一个代表“六大政策”、一个象征八卦易理,其形态的象征意义有所不同。伊宁和特克斯这两个分别于1934年和1937年由先后两任伊犁屯垦使开展的规划,其时间、形态、运作方式上的相似性以及西方设计人员的参与说明了二者作为同一批次的新城规划,其空间布局有据可循,具有近代规划设计的特征,并非是不相关联的规划个案,而是新疆近代规划以及中国近代规划演变发展大系统中密切相关的一环。
在西方近代规划思想的冲击下,中国古代传统规划中以正交路网为布局框架的规划思维定式逐步被打破。从地缘条件上看,正是在中国东部地区主要城市的规划思想在殖民化、近代化的进程中,被动脱离中国传统城市营造模式的束缚,产生跨越发展的背景下,位于中国西部地区的特克斯直接以八卦图形作为布局模式的规划实践才可能有条件发生。
特别是在如1917年哈尔滨规划、1928年编制的上海市中心区域计划、1930年左右的杭州市区设计以及伪满时期长春规划等东部地区几个城市的完形规划大多未能完整建设的基础上,特克斯八卦城的整体实施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20]。
3.3 关键人物——熟悉易经理论和近代规划手法的邱宗浚
对于特克斯八卦城形态的产生来说,其主要设计者邱宗浚也是分析的关键要素。如果缺少邱宗浚独特的人生履历,那么前两个要素与特克斯八卦城格局的关联性很可能大大减弱,而特克斯也未必会是今天的形态。邱宗浚与八卦城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3.1 邱宗浚具有易学基础
通过相关文献研究[12]可知,邱宗浚具有较为深厚的易学知识,正是由于邱宗浚对周易八卦的熟稔,才使得今天特克斯八卦城的形态格局被认为是易经文化影响下的直接产物。
3.3.2 邱宗浚熟识近代城市的空间特点和规划手法
邱宗浚熟悉周易八卦是特克斯规划产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为仅仅具备八卦方位布局的知识,并不能保证设计者会采用放射状的规划手法,这一点可以在商丘、桓仁等古代传统八卦城中找到证明。与邱宗浚对周易文化有多么深入的研究相比,邱宗浚为什么能够采用放射形规划布局,而不是正交路网布局,才是解读特克斯八卦城特色的关键所在。这一方面的内容,可以从邱宗浚的生平中得到线索。
邱宗浚(1879-1949),辽宁沈阳人,出身小学教员。1918年的时候放弃教书生涯,到张作霖部下做事,成为张作霖部团长、张学良的副官长。九一八事变后,邱宗浚和盛世才的弟弟盛世英一起经苏联西伯利亚铁路奔赴新疆[21-22]。
从邱宗浚生活的地域和时代来看,近代时期的东北地区曾被称为是“近代城市规划的试验场”。与内地城市依然以棋盘式网格为主的布局明显不同,包括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鞍山、抚顺在内的东北城市具有明显的西方古典主义规划设计风格,大多采用巴洛克的空间设计手法,城市中心的环形放射结构或者“方格网+圆广场+斜向放射路”结构几乎可以看作是这些城市标志性的空间特色。上述特色不仅仅体现在日俄殖民时期完成的铁路附属地建设上,东北奉系军阀地方当局直接领导下的沈阳惠工工业区、沈海商业区等自主规划,形态上也明显具有放射规划手法的痕迹(图6)[23-24]。这些规划在邱宗浚奔赴新疆之前大多都已开展或完成。
常年居住在沈阳并在奉系军阀内部担任主要官职的邱宗浚,对东北城市独特的环形放射规划形态以及快速的发展建设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对作为东北人的邱宗浚,甚至包括当时主政新疆的盛世才来说,也许这种形态算不上什么新鲜的东西,而是东北地区普遍存在的常规化设计而已。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说邱宗浚在特克斯的规划设计中,绕开近代环形放射规划的现成经验不去参考,而以其他方式去表达八卦城特色,反而难以说通。
 
6
3.3.3 邱宗浚熟识采用过近代规划手法的八卦街——沈阳南市场
沈阳南市场(俗称八卦街)兴建于1918年,由张作霖下令开辟建设。八卦街选址在一个标准地块内,以圆形广场“华兴场”为整个市场的中心,分别沿对角线方向放射出4条道路,按顺时针命名为乾元路、艮永路、巽从路和坤厚路,再以4条道路分别与上述道路垂直,并相交为45度斜置的外圈环路,按顺时针分别命名为:坎生路、震东路、离明路和兑金路。由此,南市场的道路在方向上分别对应了八卦中的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象,因此得名八卦街[25](图7)。
从整体形制上看,南市场与传统方城形制的八卦城以及殖民者的环形放射规划均有所不同,是对两种规划手法的结合,通过核心广场的设置、路网格局的扭转,结合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里坊格局,继而形成八卦内涵的布局形式。它是在受到放射路网规划设计手法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民族传统规划形式的近代规划作品,是以中西合璧的方式在城市空间上诠释八卦内涵的一种尝试。
沈阳南市场八卦街是张作霖主政时期的重要城市建设项目。有史料指出,邱宗浚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后赋闲在家时,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经常出入南市场八卦街[21]。因此,邱宗浚应该对八卦街的街巷格局比较熟识。
虽然暂时没有证据表示邱宗浚在特克斯规划中直接参照过南市场八卦街的设计手法,但这一案例的存在与伊宁六星街一样,说明了特克斯规划中的放射形态的来源更可能是受到近代规划设计的影响,而不是单纯源自周易八卦布局理论。
 
7
3.3.4 邱宗浚直接主持特克斯八卦城的规划设计与建设
邱宗浚离开沈阳进入新疆之后,于1937年开始了特克斯八卦城的规划建设。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与其说特克斯八卦城独特的形态是邱宗浚针对周易进行精深研究之后得出的奇思妙想,不如说是邱宗浚的独特经历和社会环境背景支持其作出的合理设计选择。正是邱宗浚的独特履历,才使他有条件将中国东部地区的近代城市规划实践、脱胎于理想城市模型的西方近代环形放射规划布局模式、周易八卦图形、新疆近代城市规划、苏联技术人员等要素进行了碰撞混合,变成一种规划设计的化学反应,使得特克斯八卦城的形成,并非是不可思议的“神来之笔”,而是有据可循的理性设计成果(图8)。
 
8
4 特克斯八卦城的近代规划形态特征
从对特克斯八卦城的具体形态分析来看,这座城市的格局、肌理以及空间组织等要素均具有与传统八卦城完全不同的特点。根据前述特克斯八卦城形态格局产生的背景分析可知,这些特点具有明显的近代城市规划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4.1 特克斯八卦城格局的近代规划特征
4.1.1 传统八卦城以“外圆内方”形态为主
中国传统城市规划布局以方形为主,源于《周礼•考工记》中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的布局原则,虽然《管子•乘马》中也提出“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强调城市规划布局可以因地制宜、因形就势,但是其与《周礼•考工记》的“方城”布局思想并不矛盾,而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补充说明,并非提出“方城”以外的布局模式。从实践来看,相关学者在研究中国传统城市规划时,将形态类型分为方形、圆形和不规则形 [26]160-162;或者自然形和方正形[27],说明中国传统城市格局多以方形为主,极少出现有意规划成三角形、梯形等方形以外的城市形态。
明代商丘、清代沈阳、清代桓仁等近代以前形成的传统八卦城,虽然在规划建设中运用了八卦方位的布局理念,但其城市格局基本上依然是“方城”结构。这些城市在规划之初或随着扩张发展,形成了近似圆环的外边界,但城市核心区仍然是以十字或井字正交网格为框架。这种“方城八卦城”或者“外圆内方八卦城”形态说明这些城市在其建城之初,其规划范式依然是以《周礼•考工记》的营国制度为基础,来思考如何结合八卦理念。因此,易经和八卦的规划理念是在传统城市营造形成的方城格局基础上的一种方位控制和设计演绎,而并非城市规划布局的直接蓝本 。
4.1.2 特克斯八卦城为“环形放射”形态
与上述传统“方城”或者“外圆内方”八卦城不同,特克斯八卦城的规划形态,除了八卦理念以外,却很难看到其他中国传统城市营造规制的影响。特克斯并未体现方城色彩,其格局上强调的不是中国传统城市规划重视的南北“中轴对称”[26]184,而是环形放射的完形形态。
与近代以前的传统八卦城相比,特克斯的八卦图形布局,更为接近同时期中国东部地区新近完成的、具备完形特征的近代城市规划方案,如1917年哈尔滨规划中的马家沟局部[28]、1928年编制的上海市中心区域计划草图中的规划局部[29]、1930年左右的杭州市区设计草图[30]以及伪满时期长春规划中心区局部[23]等(图9) 。可见,特克斯的格局具有明显的近代“环形放射”形态特征 。
 
9
4.2 特克斯八卦城肌理的近代规划特征
4.2.1 传统八卦城主要由正交的方形街廓组成
在“方城”格局下,明代商丘、清代沈阳、清代桓仁等传统八卦城,城市内的路网以正交为主,肌理基本上以正交的方形和长方形街廓组成。如果抛开具有环形或正八边形的外边界不谈,只展示城市内部的肌理单元,那么,这些八卦城与其他中国传统城市的肌理形态并无明显差别。
4.2.2 特克斯八卦城以梯形街廓为主
形成于近代时期、具有环形放射路网格局的特克斯,其肌理则以梯形街廓为主,基本上不存在完整的方形街廓。这一特征并非是受到地形等客观条件限制,抑或是由于有机生长所导致,而是有意识、成系统地规划非正交地块单元。
特克斯八卦城规划中大量出现的这种梯形街廓地块,在形态上更加接近大连、沈阳、长春等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中所常见的肌理形态特征,而与近代以前的传统八卦城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图10)。
 
10
4.3 特克斯八卦城空间的近代规划特征
4.3.1 传统八卦城主要以实体建筑组织空间秩序
明清时期的中国城市生活,看戏、逛街、喝茶、听书等,主要是围绕着街道展开。虽然也有踏青郊游等活动,但是城市实际上处于有“私家园林”而无“公共公园”的状态 。明代商丘、清代沈阳、清代桓仁等传统八卦城,城市空间的组织与其他中国传统城市近似,均是以“城门——轴线大道——皇城或府衙”这一条空间序列展开,加强城市布局的秩序感。其中,起到组织空间核心作用的是宫殿或府衙等实体建筑。
4.3.2 特克斯八卦城以公园广场为中心组织城市空间
以广场为中心来组织城市空间是典型的西方城市规划的设计手法,而以公园为中心来组织城市空间则是近代以后才逐步形成的规划潮流。随着西方规划思想的东传,以广场和公园为中心布置城市空间也成为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常见方式。与传统八卦城不同,特克斯八卦城正是以公园广场空间为中心来组织城市空间的(图11)。
 
11

5 结论:特克斯八卦城是中西合璧的近代规划设计作品
历史是可以在发生之后不断地被重构和解释的。如果将城市形态看作是一种空间语言和历史文本,那么城市规划最初的原真性也就能够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地被发现、解读和诠释。因此,在观察特克斯八卦城的城市形态时,就可以抱着对一种对已认识的东西进行再认识的态度,去重新追溯其规划形成的源头。
在这一认知的过程中,当研究者从周易文化和中国传统城市规划线性发展的线索对特克斯进行解读时,就会发现特克斯与中国传统城市相比所不同的独特性一面。而将特克斯八卦城放入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大背景中进行分析研究时,又可以看到特克斯与中国其他近代城市形态相似的共同性一面。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发现特克斯之所以比其他古代传统的八卦城看上去形态更加“八卦”,这一奇迹般布局的来源并非是单一民族传统形式的放大。空间形态上民族化形式的出现,根源并不在于其设计对传统文化采用了比其他古代八卦城更加保守的坚持,而是在近代中国城市规划从被动接受西方规划思想到逐步探索西学中用的规划理想的发展时期里,经过了规划师学习、模仿、整合之后所进行的创新实践。这一形态所反映的历史内涵与近代南京、沈阳、上海所开展的自主规划一样,既包含了向西方近代规划学习的努力,同时也在模仿的过程中通过对民族文化的表达来极力地维护中国传统城市规划文化的自尊。
因此,经过在近代城市规划背景下对特克斯八卦城的规划形态进行探源,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特克斯八卦城的独特形态并非是难以解读的“神话”,而是中西合璧的理性规划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 杜殿卿. 特克斯县志[M].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4.
DU Dianqing. Tekes County Annals[M]. Urumqi:  Xinjia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4.
2 张学亮, 韩英. 边疆小城镇风貌规划的探索——以新疆特克斯八卦城风貌规划设计为例[J]. 小城镇建设, 2007(12): 63-66.
ZHANG Xueliang, HAN Ying. Exploration of Planning for Features and Styles of Towns in the Border Areas: With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Tekes, the Eight Diagrams Town in Xinjiang as An Example[J].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 2007(12): 63-66.
3 陈道山. 商丘古城“天圆地方”格局的文化意境解读[J]. 规划师, 2011(7): 104-107.
CHEN Daoshan. Theorizing “Round Sky and Square Earth” Philosophy in Shangqiu Ancient City Plan[J]. Planners, 2011(7): 104-107.
4 王茂生. 清代沈阳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D].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 2010.
WANG Maosheng. Study on the City Evolution and Space Morphology of Shenyang in Qing Dynasty[D]. Guangzhou: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0.
5 张志强. 盛京古城风貌[M]. 沈阳: 沈阳出版社, 2004.
ZHANG Zhiqiang. Cityscape of Ancient Shengjing[M]. Shenyang: Shenyang Press, 2004.
6 侯锡爵. 桓仁县志[M]. 1929.
HOU Xijue. Huanren County Annals[M]. 1929.
7 BLUMENFELD H. The Modern Metropolis: Its Origins,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Planning[M]. Boston: The M.I.T Press, 1971.
8 DICKENS R E. The West European City: A Geographic Interpretation[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61.
9 科斯托夫 S. 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M]. 单皓, 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KOSTOF S. The City Shaped: Urban Patterns and Meanings through History[M]. SHAN Hao, trans.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05.
10 李颖超. 特克斯八卦城: 易经文化的绝版之作[J]. 新疆人文地理, 2009(1).
LI Yingchao. Tekes Bagua City: The Classic Plan of Yi Culture[J]. Xinjiang Humanities Geography, 2009 (1).
11 耿舜凯, 田子剑. 新疆八卦城: 在文化融合中探索名城保护之路[N]. 中国文化报, 2012-02-02(7).
GENG Shunkai, TIAN Zijian. Xinjiang Bagua City: Finding Roads to Historic City Preservation in Cultural Integration[N]. China Culture Daily, 2012-02-02(7).
12 杜殿卿. 易学对伊犁特克斯八卦城选址规划的影响——八卦城“风水浅析”[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2006(4): 30-33.
DU Dianq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Theory of Yi to Layout of the Eight Diagrams in Tekes County--the Analysis of Fengshui in the Eight Diagrams Town[J]. Journal of Ili Normal University, 2006(4): 30-33.
13 胡友培, 丁沃沃. 城市设计中结构性保护的理念与方法探索——新疆伊犁州特克斯县八卦老城城市设计研究[J]. 建筑学报, 2014(6): 92-97.
HU Youpei, DING Wowo. An Exploration of the Ideals and Approaches of Structural Conservation in Urban Design: A Case Study of Tekes County in Ili Autonomous Prefecture[J].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4(6): 92-97.
14 罗西 A. 城市建筑学[M]. 黄士钧, 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ROSSI A.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M]. HUANG Shijun, trans.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06.
15 谢贵平. 抗战时期盛世才政治立场变化的原因探析[J].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7(3):48-54.
XIE Guiping.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 that Xinjiang Warlord Sheng Shicai Attacked Soviet Union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uring Sino-Japanese War[J]. Journal of Tarim University, 2007(3):48-54.
16 陈建平, 任冰心. 俄国——苏联对近现代新疆工业发展的影响[J]. 新疆大学学报, 2009(3):69-73.
CHEN Jianping, REN Bingxin. Impact of Russia: the Soviet Union on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in Modern History[J]. Journal of Xinjiang University, 2009(3):69-73.
17 杜重远. 盛世才与新新疆[M]. 汉口: 生活书店, 1938.
DU Zhongyuan. Sheng Shicai and New Xinjiang[M]. Hankou: Life Press, 1938.
18 赵剑尘. 古今特克斯: 八卦城中机缘深[N/OL]. 乌鲁木齐晚报. [2013-07-11]. http://travel.ts.cn/content/2010-10/12/content_5294993.htm.
ZHAO Jianchen. Tekes in Ancient and Modern Time: Mysteries in Bagua City[N/OL]. Urumqi Evening News. [2013-07-11]. http://travel.ts.cn/content/2010-10/12/content_5294993.htm.
19 吴浪, 潘永刚. 将城市的记忆融入现代城市生活——论伊宁六星街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策略[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2012 (1): 54-59.
WU Lang, PAN Yonggang. Retaining the City Memory in Modern Urban Life: Strategies to Preserve and Develop Liu Xing Jie Historic District in Yining[J]. Journal of Xi’an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2012 (1): 54-59.
20 李百浩. 中西近代城市规划比较综述[J]. 城市规划汇刊, 2000(1): 43-44.
LI Baihao. Urban Planning Systems Compar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J] . Urban Planning Forum, 2000(1): 43-44.
21 杨明. 盛世才岳父之死[N/OL]. 新疆经济报. [2013-07-11]. http://www.ts.cn/GB/channel3/19/200603/16/240548.html.
YANG Ming. Death of Sheng Shicai’s Father-in-law[N/OL]. Xinjiang Economic. [2013-07-11]. http://www.ts.cn/GB/channel3/19/200603/16/240548.html.
22 蔡锦松. 盛世才在新疆[M].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8.
CAI Jinsong. Sheng Shicai in Xinjiang[M]. Zhengzhou: Henan People Press, 1988.
23 刘泉, 梁江. 近代东北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元素[M].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4.
LIU Quan, LIANG Jiang. The Urban Form Elements of the Modern City Planning in Northeast China[M]. Dalia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 2014.
24 王鹤, 董卫. 中日对峙背景下的自主城市建设——近代沈阳商埠地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 2010(6): 62-68.
WANG He, DONG Wei. On the Commercial Port in Shenyang Against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Sino-Japan Confrontation[J]. Modern Urban Research, 2010(6): 62-68.
25 殷健. 沈阳城市形态演进研究[D]. 沈阳: 东北大学, 2008.
YIN Jian. A Study on the Morphology Evolution of Shenyang City[D]. Shenyang: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2008.
26 董鉴泓. 中国城市建设史(2版)[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
DONG Jianhong. Urban History of China (2nd Edition)[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1989.
27 叶骁军. 中国都城发展史[M].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
YE Xiaojun. The Capitols Developing History in China[M]. Xian: Shaanxi People Press, 1988.
28 俞滨洋. 哈尔滨印象[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YU Binyang. Glance Back the Old City’s Charm of Harbin[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06.
29 魏枢. 大上海计划启示录——近代上海华界都市中心空间形态的流变[D]. 上海: 同济大学, 2007.
WEI Shu. An Analysis of the Greater Shanghai Plan: A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Urban Space in the Chinese Downtown of Modern Shanghai since 1920’s[D]. 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2007.
30 张燕镭. 杭州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897-1949)[D].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2007.
ZHANG Yanlei. A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Hangzhou Early-modern City Planning (1897-1949)[D]. Wuha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7.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
姓名:刘泉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1年06月出生
最高学历:硕士
工作单位、通讯地址: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福田区下梅林一街一号5楼 518049)
职务:主创设计师
职称:高级工程师
联系电话:15019457871;0755-83949689
电子信箱:403474330@qq.com

第二作者
姓名:史懿亭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0年05月出生
最高学历:硕士
工作单位、通讯地址: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福田区下梅林一街一号5楼 518049)
职务:主任设计师
职称;工程师
联系电话:18688996390;0755-83949689
电子邮箱:shiyiting52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