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整合的河谷盆地型地区城镇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以梅州市为例

时间:2011-10-27

【分类】城市形态与城市结构

曾祥坤,范嵘,高峰

【摘 要】本文以梅州为例,从地区发展特征入手,沿着问题解读、要点判断、空间布局和措施配套的脉络对欠发达的河谷盆地型地区的城镇空间布局规划的思路、步骤和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认为对此类地区的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应以整合资源解决现实发展问题作为基本出发点,在规划中通过资源需求分析、资源识别、资源调配和资源利用来改善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这一根本性问题,使得规划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
【关键词】河谷盆地型地区,城镇空间布局,资源整合,梅州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经济转型期的到来,过去的社会经济后发地区大多表现出强烈的发展诉求,并开始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从而产生了对新一轮城市规划的编制需求。其中,河谷盆地型地区往往由于区位不佳和地形限制,导致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既带来了社会经济的长期落后,也对当前的规划发展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同时,我国是世界第一山地大国,山地和丘陵面积约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43%,中西部省市如四川、重庆、江西、陕西、甘肃等下辖地市多有河谷盆地构造。因此探讨河谷盆地型地区城镇空间布局规划的思路和方法,对于丰富和推动当前国内城市规划实践颇具现实意义。

2 河谷盆地型地区的发展特征
2.1 河谷盆地型城市的形成与变迁
河谷盆地型城市是指城市建成区受到河谷地形较为强烈的限制,在河谷底部河流阶地上发育,沿河谷地形及其河流走向向外围发展的城市,其城镇体系发育受到地形条件深刻的潜在影响和限制[1]。
河谷盆地型城市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其产生和发展受到生产力水平、人口规模和城市职能需求的影响。河谷盆地由于靠近水源、植被和土壤条件好、渔猎资源丰富、易守难攻等诸多优良条件,往往成为人类文明聚落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如重庆铜梁化龙沟、兰州白道沟坪等旧、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即证明了这一点。在这些聚落基础之上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古代城邑大多依托河谷阶地良好的农业资源和对交通要冲的扼守作用,担负起权力中心、经济重镇和军事要塞的职能。如位于“丝绸之路”上的兰州金城关、三国时期的陈仓、南宋时期的合州钓鱼城等。近代以来,工业化的发展加剧了河谷盆地型城市对用地空间的需求和对交通条件的依赖,大多将城市中心逐步迁移到河流隘口处、河流交汇处或河谷地形宽阔处,然后沿河谷向外围延伸[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对河谷盆地型城市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除了进一步优化自身社会经济结构和空间布局外,还要承担起区域产业中心、教育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等职能,提供区域性的公共服务,带动区域城乡的共同发展。本文关于河谷盆地型地区城镇空间布局的讨论正是源于这一发展趋势。

2.2 河谷盆地型地区的空间形态特征
河谷盆地型地区的空间形态特征应从主要城市空间结构和地区整体城镇布局两个尺度来分析。
汪昭兵等人对国内74个复杂地形城市的分析结果表明,河谷盆地型城市在空间布局形态上可能出现单中心外围组团式、(双)多中心组团式、“大分散、小集中”式和带状组团式4种情况,而且受自然条件限制大多以工业空间拓展和新城(区)规划建设为主导模式采取跳跃式的城市拓展[3]。钟源等人的研究也证实了自1990年代以来开发区开始作为城市空间扩张的主体,在河谷型城市对外扩张和功能更新上发挥着主导作用,具有强烈地向河谷两边山体甚至跳出河谷发展的趋势[4]。
在河谷盆地型地区,不同规模的市镇主要分布于面积较大的盆地之中,凭恃河流码头或陆上要道的交通之利而逐渐发育壮大。因为受地形因素的深刻影响,它们往往呈现出“大分散、小聚集”、沿河谷分布的城镇布局。盆地对城镇规模的约束和交通上的不便使得这种城镇布局结构松散、联系薄弱。而且随着对外交通的打开,位于城镇体系外围的城镇们更容易积极寻求加强与外部较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从而进一步削弱了中心城镇的辐射影响。

2.3 小结
从上述河谷盆地型地区城镇的形成演化和其空间形态特征来看,地形条件既限制了城镇的空间规模和环境容量,也增加了城市功能进行疏解和辐射的成本,成为制约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时下社会经济转型期,则更是要面临因自然条件限制导致的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所衍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下文就以梅州为例,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探讨欠发达的河谷盆地型地区在城镇化过程宜采取的空间布局规划方法。

3 研究区概况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粤闽赣三省交界处,是一座典型的河谷盆地型城市。全市面积15876.06km2,其中山地占24.3%,丘陵及台地、阶地占56.6%,平原仅占13.7%,水域占5.4%,呈现“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状态。梅州绝大多数城镇均分布在兴宁盆地、梅江盆地、蕉岭盆地、汤坑盆地等诸多大小盆地之中(见图1)。梅州下辖6县1区,代管兴宁市。2009年梅州市地区生产总值519.29亿元,人均12528元,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为21:39.7:39.3,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48.58%,人口城市化率为46.2%。参照钱纳里等人的研究[5],梅州市是典型的处于工业化前期阶段的城市。

1111-038
图1 梅州地貌与主要盆地分布示意图①

1111-039
图2 梅州行政区划图

自2006年以来,广东省先后提出了“东西北振兴计划”和“双转移”战略,以拉长短板,促进区域均衡。在此政策背景下,产业转移、重大设施建设、资金扶持等方面对梅州的发展有着重大利好。对于梅州这种内生动力长期不足的地区,外部力量的推动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为通过空间布局规划解决城镇化发展问题提供了机会。
如图3所示,在《梅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3~2015年)》和《梅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中均选择了三中心均衡发展方案,即:充分发挥梅州市区中心城功能作用,但又在通向广州、深圳和通向汕头经济特区的两个发展轴上,各选择兴宁县城兴城镇和丰顺县城汤坑镇为次中心城。“该方案与发展轴相结合,与区域联系紧密,既有重点均衡发展,但又不是平均分散。” 但规划实施后的实际情况是三个中心城市辐射均较薄弱,市域城镇网络的各个节点联系不够紧密,缺乏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的整体协调。随着外部发展形势条件的变化,新的城镇空间布局规划调整应以资源整合为手段,为梅州奠定更符合发展现实条件的空间基础。

1111-040

图3 以往的梅州城镇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②

4 基于资源整合的空间布局规划
如图4所示,结合欠发达河谷盆地型地区的发展特征,提出基于资源整合的空间布局规划思路。

4.1问题解读:资源需求
问题解读阶段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确定地区发展目标,通过现状分析和问题诊断进行资源梳理,以摆明现实差距。
近年来梅州市提出了建设开放梅州、工业梅州、生态梅州、文化梅州“四个梅州”战略和“绿色崛起”发展战略,以期凭其比较优势形成跨越式发展[6]。围绕此目标,对梅州市各方面发展条件的分析如下:

1111-041

图4 规划思路示意图

4.1.1 生态环境:条件优越、系统脆弱
梅州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824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0.6%,同时拥有国家森林公园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相对于广东省大部分城市而言,梅州市具有很大的环境比较优势,具体表现为:城市空气质量优,污染物极少,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的99.7%;酸雨频率逐年降低,降水酸度逐年减弱;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标准,江河干流水质为国家II-III类标准;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和主要交通干线噪声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③。
不过,梅州地区土壤以红粘土为主,暴露地表时容易龟裂,成为破碎颗粒。因此植被一旦遭到破坏,则极易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且植被复绿难度较大。如梅州下属的五华县就是广东省荒山面积最大、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之一。从这个角度来看,梅州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十分敏感,自我恢复能力较差,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不得不加以重视。

4.1.2 经济基础:基础薄弱、成长加快
梅州市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2009年GDP为519.29亿元,全省排名第17位,处于全省经济发展的中下游(见图5)。工业化进程滞后,结构性矛盾突出。2009年梅州市三次产业比重为21:39.7:39.3,工业增加值占GDP的32.8%。而同期广东省三次产业比重为5.1:49.2:45.7,工业增加值占GDP的45.8%。而且梅州市的工业结构仍以资源加工型产业为主,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快。具有较强融资能力的大企业不多,整体资金结构失衡,技改投入不稳定。

1111-042

图5 广东省各地市生产总值比较图(2009年)

改革开放以来,梅州农村劳动力大量积淀,人口非农化趋势凸显,但劳动力产业转移与地域迁移失衡,在本地人口城市化滞后于人口非农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同时,劳动力大量外迁呈人口异地城市化趋势[7]。如2005年外出劳动力达到63.28万人,相当于2005年城市户籍非农人口的总和。同时,人才存量少,整体素质不高,高层次人才和科技人才缺乏,现有产业经济发展状况也不利于高新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4.1.3 交通区位:经济洼地、主线之外
在历史上客家人为远避战乱而不断迁徙,因此也有意识地将栖息地选择在交通相对封闭、外界影响较少的地方。这种历史影响也给梅州今天的发展带来了不少交通上的不利。梅州位于粤、闽、赣三省的边缘交界地带,尽管紧邻沿海发展轴,但仍是珠三角城镇群和海西城镇群之间的经济洼地(见图6)。即便从广东省内来看,梅州也是位于珠三角三小时交通圈边缘的城市。
梅州密布的山脉和发达的水系无疑加大了交通联系的困难,使梅州处于广东省交通干线网络的末端,缺少出省出港的大动脉、大通道,只能通过支线连接交通干线。梅州市域的交通结构呈半开放式,未形成沟通粤、闽、赣三省和周边地区的综合交通网,特别是对福建省的通道相对薄弱(见图7)。

1111-043
图6 梅州区位示意图

1111-044
图7 梅州交通干道现状图

4.1.4 社会基础:平安梅州、人居和谐
梅州社会稳定。在社会治安方面,全市治安防控体系已初步形成,成为广东省社会治安最好的地级市之一。2007-2008年度,被评为广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所辖的梅县2005-2008年度荣获“广东省平安建设先进县”称号。在人居环境方面,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环境明显提升。先后被评为省级卫生城市、省“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市”。梅州市城市公厕可持续发展新模式项目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梅州一江两岸建设先后被国家建设部和联合国评为“人居环境范例奖”。

4.1.5 文化条件:世界客都、崇文重教
梅州是历史上客家民系最终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客家文化,被尊为“世界客都”。客家文化源远流长,是客家人由中原南下第五次大迁徙的集散地。梅州是中国重点侨乡,旅居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三千三百多万人。梅州户籍总人口503.36万人,100%为客家人,是客家人口最集中,最大的聚居中心。自2003年实施“文化梅州”战略以来,梅州以叶剑英纪念园、客家公园与东山教育基地“两园一基地”为核心,以基础教育和学术研究为东西两臂,分别从红色文化、客家文化与文化教育出发塑造了梅州文化。现状突出的问题是,梅州中心城区缺乏整体系统的客家文化韵味,客家文化特色不明显,城中文物难得一见。原汁原味的客家文化在中心城区鲜有集中体现之处。

4.1.6 城市发展:空间受限、发展分散
梅州中心城区市县同城,造成城市经营效益和效率的下降。梅州市区和梅县县城同设在仅有100平方公里的梅州盆地(见图8),市、县同城,造成功能雷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在土地出让、税费收取等方面同位竞争,资源无法优化配置。另外通过城市首位度分析可以发现,在梅州市域,现状的首位度仅为1.24,小于2,表明城镇空间较为分散,首位城市实力有待加强。
选取梅州周边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应用万有引力模型或断裂点公式进行城市影响区分析,形成区域辐射势力范围示意图(见图6)。可以发现梅州城市中心职能不突出,受到外围多方拉动。市域西部地区受珠三角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辐射较强;市域南部地区受汕头等沿海城市辐射较强,而且空间距离较近;东部地区有厦门、漳州城市辐射,但由于之间有山体阻隔,影响力有限。

1111-045

图8 梅州及周边城市区域辐射势力范围示意图

综合上述,梅州地处发达省份的边缘后发地区,具有生态环境优良、客家文化传统深厚、社会人居和谐等突出优势,同时存在交通区位偏离区域联系主线、经济基础薄弱、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不强等问题,从而导致该地区对优势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陷入长期落后的发展局面。

4.2要点判断:资源识别
要点判断阶段是从本底资源、动力资源、机制资源三方面对现实条件下最具利用条件和利用潜质的资源进行识别,从而明确对今后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规划要点和地区。

4.2.1 本地资源
结合梅州河谷盆地型地区的特点,本底资源分析重在找出开发空间相对充裕、交通区位相对优越、生态承载能力较强的地段。在本研究中,首先利用ArcGIS9.2软件进行空间叠置分析,综合高程、坡度、基本农田、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保护区、建成区等因素进行可建设用地潜力分析,其次针对市中心区空间容量有限必须跨越式发展的趋势,再以缓冲区分析对梅州市区外围的可建设用地潜力地块进行搜索,如图9所示。

1111-046

图9 梅州市中心区30km内区位条件示意图

4.2.2 动力资源
工业梅州是“四个梅州”战略的核心。但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中心带动作用不强,梅州各县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源性因素的深刻影响。如兴宁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更靠近珠三角的区位优势,丰顺则更偏向于接受潮汕地区的影响。因此,要提升梅州市区的中小职能,承载起更具向心力的城镇体系也需要在强化内生力量的同时积极借助外力的帮助。而现阶段最主要的动力资源则是在广东省“双转移”战略背景下建立的省级产业转移园。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产业转移园推动新城建设是未来梅州市域经济发展可供选择的的重要模式。

4.2.3 机制资源
机制资源包括在现行制度环境下政府和市场力量的合作、建设发展资金的配置、具体项目的组织等方面。结合梅州市乃至广东省的发展形势,当前的机制资源应该是优先配置于做强中心区和发展产业转移园之上的。

4.2.4 判断结果
综合三方面的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1)在市域层面上,梅江盆地、兴宁盆地和畲江片区是现阶段空间供给条件最好的地区,应在原有的梅州城镇空间发展格局下继续强化由这三个地区所组成的三角发展带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并将其作为新一轮规划编制中的核心发展区。(2)在核心发展区层面,畲江是梅州中心城区周边30km范围内最具开发价值和发展潜力的地区。综合各方面条件,在新一轮规划中应将畲江定位为中心城区向外跨越式拓展的中继站、核心区域交通与产业带的枢纽和实施“绿色崛起”战略的示范园区。(3)就中心城区而言,根据发展目标和定位要求,承担梅州市域中心崛起的职责,提升城市能级和辐射带动能力,梅州中心城的规模在近中期将超过50万人,步入大城市的行列。

4.3空间布局:资源调配
空间布局阶段则是通过交通优化、功能设定、空间关系组织等手段对上步识别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有效利用,从而支持规划目标的实现。就本研究而言,空间布局重点包括城镇体系布局、中心强化和廊道构建三方面内容。

4.3.1 城镇体系布局
如图10所示,梅州市域发展的基本方向与可能应以梅江、兴宁、畲江组成的三角地区为主。与上版规划相比,该结构契合形势寻找到了畲江这个比丰顺更有力的支持点,缩短了中心城区与南部次中心节点的距离,从而更利于对中心的强化和对区域的凝聚。同时,这一基本结构还具有如下特征:
(1)区域性――充分考虑区域发展的要求,顾及来自珠三角、潮汕地区和厦漳泉都市圈的影响;
(2)充分重视生态基底的保护――在对环境和生态保护越发重视的今天,保护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冲突并不是必然,梅州丘陵环抱、梅江穿越的盆地特征是城市结构最基础和稳定的特性;
(3)采用集约式发展的方式――外溢蔓延式发展不能适应梅州城市发展的现实制约,梅州必须要走上集约发展的道路;
(4)体现延续性的特点――延续梅州的历史与现实,尊重城市建设发展的脉络,可能会是梅州效益最大化的方式;
(5)具有灵活应变的可能――作为一种趋势,二十或五十年后的事情不可能完全一成不变,城市应当是一种开放式的结构,城市发展应该具有灵活应变的可能性。

1111-047

图10 梅州市域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

4.3.2 中心强化

1111-048

图11 三中心的职能定位示意图

如图11所示,将畲江组团提升为区域次中心后,既有利于对梅州市区的城市功能进行疏解和空间延伸,又能够在梅州市域的最核心地带形成三个各有分工的中心。其中,梅州市区的核心发展策略是大力提升城市服务职能,包括老城商业、会展信息、客都体验、教育培训、情境社区、商贸物流及综合服务等;兴宁市则延续其传统定位,继续发挥其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的作用,并发展成为包括商业、物流、高新技术区、军用机场、行政等在内的综合城;畲江则要在产业转移园建设的基础上加快新城建设,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公共设施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对周边乡镇形成城市服务辐射。

4.3.3 廊道构建
如图12,三个中心之间的廊道构建应结合梅州地区特色,充分发掘其文化旅游和自然生态资源,打造原生态的功能复合型旅游服务轴,通过发展旅游休闲地产业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极大的发掘土地利用价值,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增长。同时对土地资源尽量有所预留以保持廊道开发建设的灵活性,视今后三个中心尤其是畲江新城的发展做出相应调整。

1111-049

图12 廊道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示意图

4.4措施配套:资源利用
措施配套阶段则是针对空间方案的最后落实进行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完善,需重点强调的是交通衔接、机制保障、时序安排。

4.4.1 交通衔接
对于河谷盆地型地区而言,地形限制带来的交通不便往往是其他社会经济问题的直接诱因,因此与空间布局相配套的交通组织方案尤为重点,包括路网走向优化、提升道路等级、增加通勤交通等手段(见图13)。

4.4.2 机制保障
在机制保障方面,本研究提出调整行政区划将梅县城区及梅畲中间地带划入市区、突出示范向上争取政策优惠和项目投入、建立优先保证近期重点地区为基础的土地供应制度、建立与近期发展重点相结合的投融资计划和建立以重点地区为中心的规划管理审批制度等措施。

4.4.3 时序安排
最后,对梅州市区到畲江组团一线地区,依据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相协调、围绕城市发展目标的实现、促进支柱产业的发展、近期重大项目、解决现状面临的突出问题等原则,落实一批重点建设地区和重点项目,以保障规划落实行之有效。

1111-050
图13 梅州交通格局示意图

1111-051
图14 近期重点建设地区分类示意图



4 结语
本文以梅州为例,从地区发展特征入手,沿着问题解读、要点判断、空间布局和措施配套的脉络对欠发达的河谷盆地型地区的城镇空间布局规划的思路、步骤和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认为对此类地区的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应以整合资源解决现实发展问题作为基本出发点,在规划中通过资源需求分析、资源识别、资源调配和资源利用来改善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这一根本性问题,使得规划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尽管研究区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但由于笔者的经验水平所限,并不能保证本研究结果的普适性,尚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与完善。


[注释]
①图片引自《梅州战略咨询报告》,北大(深圳)国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②图片引自《梅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
③引自《广东省环境质量状况公报2009》。

[参考文献]
[1]杨永春. 论典型河谷盆地型城市兰州的发展模式[J]. 人文地理, 2000,15(1):10-14,19.
[2]杨永春,汪一鸣. 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地域结构与形态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0, 19(4):58-61.
[3]汪昭兵,杨永春. 城市规划引导下空间拓展的主导模式——以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城市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 2008,(5):106-114.
[4]钟源,杨永春. 开发区主导下的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研究[J]. 甘肃科技, 2007, 23(4):1-5.
[5]钱纳里等.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 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1,104-112页.
[6]刘昭云, 谢莉. 广东省梅州市经济发展战略思考[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 29(3):40-45.
[7]俞万源. 欠发达地区人口城市化模式——以梅州市为例[J]. 经济地理, 2007, 27(3):458-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