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家港市高铁生态城概念规划
-
惠州惠南新城片区控制线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
-
深圳市西丽枢纽综合规划
-
广州南沙新区庆盛枢纽片区控规 深化及城市设计
-
贵安新区中央活力区及高铁 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设计
-
温州市域铁路S2 线TOD 综合开发规划
-
珠三角城际轨道站场TOD 综合 开发规划编制技术指引(试行)
-
行动探索 | 深圳机场地区综合交通专项研究
SPECIAL RESEARCH ON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OF SHENZHEN AIRPORT AREA
深圳机场地区综合交通专项研究
项目类型:规划研究与咨询
项目地址:深圳市宝安区
项目规模:28平方公里
起止时间:2016.6-2017.8
设计团队:邓军、江玉、黄欣然、张清源
全文2000字,阅读需要4分钟
项目背景
近年来,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客货吞吐规模增长迅猛,特别是客运处理能力即将达到饱和。将通过扩建形成“T3+卫星厅+T4”的航站楼格局,年设计吞吐量达到8000万人次;另外集深茂铁路、深惠城际线等一体的机场铁路枢纽或将选址在机场东地区,未来宝安机场的3小时交通可达圈可覆盖珠三角主要城市。由于宝安机场地处穗莞深发展轴带,存在大量通过性交通;另外其周边为航城街道高密度建成区,同时机场自身也规划了百万平米的站前商务区,造成该地区交通复杂程度独一无二。在各类型交通的叠加之下,预测局部路段的高峰时段饱和度偏高,拥堵情况严重。
宝安机场出行等时线图
2040年宝安机场航站区规划平面图(修编稿未批)
规划思路项目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进一步提升宝安机场在区域层面的辐射能力和竞争能力;顺畅衔接机场周边地区交通设施,并形成快进快出集疏运体系;T3、T4航站区与机场东枢纽等地区的快速衔接。
规划目标为将宝安机场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空港明珠,辐射全球、多元换乘的复合型航空枢纽门户。
在以上问题和目标的引导下,提出以“四个多”为主旨的规划构思:
· 多层次集疏运,环环相扣;
· 多向衔接通道,客货分流;
· 多点联动接驳,无缝衔接;
· 多元绿色出行,以人为本。
主要内容
(一)多层次集疏运,环环相扣
第一层次,与周边核心腹地城市的门户对接。建立异地航站楼,提供铁路和飞行之间的联程服务。
第二层次,与深圳本地的连接。从高快速路、城市轨道、码头等方面实现机场与深圳交通立体化的融合。
第三层次,机场地区的交通接驳。通过分别在南北两端设置远端停车场,使长距离小汽车出行者在机场外围换乘绿色交通,从而建立新型空港交通接驳系统。
宝安机场绿色交通接驳转变概念图
宝安机场绿色交通接驳示意图
(二)多向衔接通道,客货分流在高架大循环系统方面形成“南进南出,北进北出,东进东出”的快速系统,在地面交通形成“北接,南引,东优”的对外衔接系统。
宝安机场绿色交通接驳示意图
对于未来交通饱和度较高的T3航站区,提出以下四点改善策略:一、逐级减压。将社会车辆控制在T3外围,提供陆侧捷运线作为接驳手段,降低航站楼核心区域路网的交通压力;二、动态调控。在机场外围区域设置交通诱导标志牌,使司机提前判别行驶路径,避开拥堵路段;三、立体分流。早高峰所有车流都从领航高架驶入航站区势必导致拥堵,故将商务客流和工作人员客流引导至地面和地下道路,使航空旅客享有高架快速路的优先通行权;四、专网专用。形成货车专用路网,新增南货区对外通道,打破“口袋型”瓶颈。
对于新建的T4航站区,采用“快接快、慢接慢”的方式,注重航站客流与货运监管区货流的相对分离。T4航站楼客流直接从领翔路高架进出高快速路。北货区车辆直接由福洲大道的辅道进出高快速路,并与客流分离。
对于机场东片区,全面对接机场片区与航城街道路网体系,并对机场东枢纽规划进行足够的空间预留。另由于机场东地区客、货交通流线复杂,建议采用分层立体的交通组织方式,东货区的货车主要通过地面交通解决,同时机场东枢纽的客运交通尽量利用地下空间疏解,为此推荐机场东枢纽的高铁线采用地下的敷设方式。
宝安机场交通组织图
(三)多点联动接驳,无缝衔接未来,机场地区将形成T3——T4——机场东枢纽的“三足鼎立”枢纽格局。本次规划将机场地区多点联动,整合多种公共交通模式,构建高效、便捷的空铁联运系统。根据枢纽间预测流量,建立连接机场东枢纽、T3、T4间的陆侧捷运系统,串联这三大枢纽的交通要素,将成为机场地区空铁联运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考虑到长途汽车和部分公交车在两个航站楼之间的往返上落客需求,设置专用的循环车辆快速通道。远期建议采用地下通道联系南北两个航站区。
宝安机场枢纽结构规划图
宝安机场空、陆侧捷运线系统规划图
(四)多元绿色出行,以人为本规划城市游乐径、机场服务径、滨海游乐径,形成航空活力环;确保机场地区及周边景点连续的慢行流线,营造航空特色步行体验;通过二层连廊连接航站楼交通中心与站前商务区建筑;在限制机动车总量,合理分配停车压力的基础上,建设以用户体验为先的停车管理模式。区分临时停车和长时间过夜停车,建立梯级收费机制,拉开中央航站区、中心商务区、外围区的停车收费差距,并设置网约车“手机等待区”。
创新与特色(一)结合深圳机场双航站楼的特点,通过“南进南出,北进北出,东进东出”避免了流线交织,提升了交通效率。
(二)贯彻“客货分离”思想,通过分层组织的方式保障了航空客流的快速、优先,以及货运车辆的流线连贯顺畅。
(三)通过枢纽功能分析和接驳设置,使不同交通方式融合于机场地区,促进空铁联运交通系统形成。使长距离小汽车出行者在机场外围换乘绿色交通,建立新型空港交通接驳系统。
-
蕾奥动态 | 深圳市政协人资环委赴蕾奥调研
2019年3月8日下午,深圳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杨耕主任一行10人来到蕾奥调研。
杨耕主任一行在董事长王富海、总经理朱旭辉陪同下,参观了公司办公楼,听取了蕾奥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公司在规划设计、交通市政、景观规划、城市更新、综合咨询等方面的工作汇报,并就“深圳如何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议题进行了座谈。
杨耕主任在座谈时表示,蕾奥十年来发展迅速,无论是在设计水平、咨询能力、学术研究、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增强和提升了深圳规划设计行业的技术实力和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
针对“深圳如何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议题,各位委员和蕾奥与会人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杨主任最后指出,首先理解本议题的关键在于要站在国家高度和南海战略这个层面,从彰显深圳海洋综合实力和全球影响力的角度深入分析、仔细思考;另一方面,作为政协的建议案,也需要有能够真正落地的抓手,形成实际的效用。希望蕾奥能够在这一热点问题上多提建议、多做贡献。
-
蕾奥动态 | 西安分公司作品荣获“西安市美丽乡村十佳最美规划方案”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八兴滩村美丽乡村规划》项目由我司西安分公司自2017年11月开展项目立项研究工作以来,历经一年半时间,从初步方案阶段到现场施工指导,一直服务至今。
2018年7月27日,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规划局召开该项目规划成果的专家评审会,项目组按照专家意见和建议,完善规划成果,为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实施落地提供规划指引。
2019年2月18日,西安市举行首届美丽乡村十佳最美规划方案评审会,经过专家评分和村民代表投票,西安分公司编制的《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八兴滩村美丽乡村规划方案》获选成为美丽乡村十佳最美规划方案之一。
2019年3月8日,在第二届“大西安农民节”开幕式上,西安市“美丽乡村十佳最美规划方案”获得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表彰。
规划方案以十九大乡村“五大振兴”为指导,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八兴滩村的建设目标,通过产业和空间的优化,改善生态环境,美化节点景观,完善配套设施,增加村民收入,使八兴滩村成为沣东新城生态型美丽乡村改造示范点,从而实现“生态花园·环保新村”的建设愿景。
规划方案贯彻实施陕西省“一村一品”的建设要求,深入挖掘八兴滩村“桃花”文化,留住乡愁,在空间方面,采用“以小见大,见缝插桃”的布局手法,“点、线、面”相结合,展现八兴滩村桃花景观,在产业方面,将花卉观光融入乡村旅游,充分利用网络IP,建立花卉品牌,建设具有旅游吸引力的生态观光目的地。
规划方案注重建设项目的可实施性,2018年共完成17个项目,包括核心节点整治、建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多种类型。通过村庄的整治工作,八兴滩村的景观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村民的生活更加便利,村民对村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著提升。
规划总平面图
鸟瞰图
节点效果图及现场施工照片
节点效果图及现场施工照片
节点效果图及现场施工照片
节点效果图及现场施工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