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 《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通过广州市人大常委会表决

          10月27日,广州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会议表决高票通过了《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该条例由我司研究中心与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以及广州市规划局名城处、法规处合作制定,历时三年完成。

          《条例》共七十八条,分为七章,分别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保护名录、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内容作了全面具体的规定。

          《条例》结合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充分借鉴国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成功经验,针对性地建立起一整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制度措施,如全市统一的保护名录制度、预先保护对象制度、保护责任人制度,明确了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区等各类保护规划的编制要求和程序。同时《条例》对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当明确的重点保护内容作了详细规定,还对历史建筑的修缮、迁移和拆除、征收补偿、合理利用等问题作了具体规定。《条例》的颁布实施将有效解决广州市名城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 越南穿越之旅

          9月10日,我司由朱旭辉总经理带领行政部的小伙伴们踏上前往越南穿越的行程。
          旅行的第一站由领队带领飞往越南首都河内,后转内陆航班飞往越南中部海边度假胜地——【岘港】。岘港港阔水深、背山面海,景色秀美,由于有着可以媲美夏威夷的海滩和宜人的气候,因而获得“东方夏威夷”的美誉,小伙伴们在阳光海滩上玩的不亦乐乎。     
          中午享受完美餐后,大家乘车前往最古老的商阜【会安古城】,我们沿着陈富古街游览,街两边是充满东方建筑风的古屋,开着各色的百货店,再经【广肇会馆】、【福建会馆】到达中央市场……处处显露着独特的东方文化气息。          游览完岘港市容后乘机飞往越南首都河内,在河内市区观光了【巴亭广场】——广场庄严宏伟,继后参观【胡志明故居】、【独柱寺】【镇国寺】【文庙】等保持最好的古迹,并观看了越南舞蹈文化,体会到越南古老的历史与中国文化不可抹灭的关系。     
          之后乘车前往下龙湾市,次日乘船出海畅游世界自然遗产【下龙湾】及其离岛。海水非常清,海面上星罗棋布着大小岛屿和奇峰异石,山连水,水连山,千变万化,令人陶醉忘情,叹为观止。游览下龙湾时,无法绕过的一处风景——“迪独岛”,又称“神仙岛”。附近的海水清澈的让人陶醉,并且沙滩很松软,浪花温柔地舔吻着沙滩。畅游于此,让人忘却烦恼、涤清身心、享受心情,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午餐在游船上,一边欣赏美景,一边享用美食。     
          下龙湾一日游结束乘车返回河内,游览了越南著名的36古街,街上物品琳琅满目,小伙伴们尽情的选购。越南穿越之旅在随后欣赏完“越南国粹水上木偶表演”后画上句号。

     

     

     

  • 我司规划二部员工赴新加坡考察

          我司规划二部组织专项考察团,于2014年11月11日至16日赴新加坡,开展了为期6天的滨水区城市设计、新市镇规划等的考察之旅。

          考察团重点考察了滨海湾、滨海花园、滨海堤坝、新加坡河等重点滨水区域城市设计,圣淘沙岛、南部山脊公园等旅游休闲项目开发,小印度、牛车水等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大巴窑、榜鹅新市镇规划,传统文化行政区域规划,乌节路传统商业区规划等,参观了新加坡重建局及城市规划展览馆,并走访了90年代至今的重点住宅、酒店、商业建筑,包括达士岭、OMA设计的The Interlace、WOHA设计的PARKROYAL On Pickering、ILum综合体、ION、伊东丰雄设计的新加坡怡丰城Vivo City购物中心等。

          另外,考察团前往合作单位——德国戴水道设计公司新加坡分公司进行了交流学习,在其公司本部进行了项目交流会,并前往参观了由戴水道设计并已建成的碧山公园与加冷河修复项目。

          新家坡拥有世界一流的居住环境,高楼林立,花园密布,是名副其实喧闹繁华的国际都市,文化交融无处不在。考察团除了对重点项目的参访,也在与新家坡当地居民、出租车司机、城市规划工作者等不同社会人士的访谈中,了解了新家坡的生活方式及城市特色,体验到了多姿多彩的新加坡,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我司策划中心开展《广东河源紫金县鹿飞生态园策划设计》 项目调研 我司策划中心于2015年7月1日-

          我司策划中心于2015年7月1日-2日,就《广东河源紫金县鹿飞生态园策划设计》项目,前往河源市紫金县与生态园各投资方、农业站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座谈,并进行现场踏勘调研。

          策划中心曾参与过《四川都江堰天府源农园开发项目策划设计》、《四川都江堰川西旅游小镇策划设计》、《浙江安吉县天荒坪风情旅居小镇策划设计》、《浙江舟山朱家尖岛田园健康产业组团策划设计》、《广东汕尾陆河客家风情小镇开发策划》、《江苏泰州宣堡中华银杏村开发策划》、《深圳市坪山金龟村智慧谷策划设计》、《广东省河源市瑞邱村村庄开发策划》等大量策划设计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

          项目位于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河源市紫金县,东江与韩江分水岭,现状以山体林地资源为主,自然生态植被良好,森林郁闭度高,生态环境优美,但面临着后续开发运营的巨大压力。为此,团队从实操型项目要求出发,充分考虑各投资方开发意图,结合市场需求及发展条件,完成项目策划与空间规划、启动区市政配套以及农业种植与林相改造工作,三方面工作相互配合、互为支撑。

          项目团队将以“行动规划”为理念,在规划技术服务的基础上,引入全程参与、经营组织、实施运行的操作三维视角,提供定制化的全链条服务模式,包括团队技术整合、各投资方需求整合、项目展示推介、广告宣传等工作,以及后续网上平台建设过程中的规划设计工作,完成包括总体层面的目标定位、发展策划、空间布局、配套设施、农业种植引导等内容以及重点区域的各系统详细设计、市政规划等全套规划服务内容,推动项目后续的开发运营。

  • 《银川市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举行部门意见征求会

          2015年7月15日,由我司交通市政部和研究中心共同编制的《银川市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项目在银川召开部门意见征求会议。会议由银川市城管局组织,市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各区县环卫部门及城管局内部相关处室参加会议,各单位、部门对项目提出了宝贵的修改建议。

          该项目是我司在宁夏自治区的首个项目。自2007年银川市在西北五省率先获得“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后,先后开展了“实施六大工程,建设文明银川”、“美丽银川行动”、“洁净银川”,建设“美好银川”等工程,环卫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与此同时,环卫设施也存在总量不足、设备欠缺落后、体系构建有待完善等问题。本项目是银川建设“两宜城市”,建设美丽银川的重点项目。目前,项目已完成部门意见征求,下一阶段将继续深化修改,准备专家评审。

  • 我司组织开展《深圳北站商务中心区城市绿谷景观规划设计国际咨询》成果整合阶段第二次联合工作坊

          2015年8月14日,由深圳北站商务中心区规划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办、我司规划二部与德国戴水道景观咨询(北京)有限公司(ATELIER DREISEITL)联合体组织协办的成果整合阶段第二次联合工作坊在深航国际酒店行政会议室举行。

          本次工作坊邀请多方单位与业界专家参与研讨,包括:

          相关建设管理单位:城市建设局、城市管理局、市规划国土委龙华管理局、民治办事处等;同期开展项目的规划设计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国际咨询分获第二、第三名的规划设计单位:法国AAUPC建筑规划事务所、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与澳大利亚IAPA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联合体。

          此外还特别邀请到四位业界专家: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副总规划师陈一新女士;新西林景观国际总经理、首席设计总监黄剑锋先生;深圳大学建设生态技术研究所所长刘建教授;深圳筑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冯果川先生。

          在整合阶段中,我司和戴水道联合体团队已于6月12日开展第一次联合工作坊,于7月11日-7月22日通过社区现场和网络等多渠道开展公众意见征询。现阶段,整合团队结合各咨询方案亮点、第一次工作坊讨论意见以及广大市民的意见,整合形成阶段成果,提交第二次工作坊讨论。

          本次工作坊的各相关单位及业界专家听取我司整合方案汇报后,对现阶段的工作成果给予肯定,认为各系统梳理清晰可行,各公园功能定位和初步方案设计合理。同时在规划方案对后续实施的引导、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操设计和人文关怀的景观细节设计等方面,各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各自擅长的领域给本项目提出前瞻性的宝贵建议。

          通过本次工作坊,整合工作的下一步工作方向更加清晰明确,项目设计内容更加充实完善。最后北站中心办张学仕主任对参加本次交流的各专家和单位表示感谢。后续整合团队将基于本次工作坊的研讨成果高效高质地推进本项目,保障有效指导下一步城市绿谷的实施建设。

  • 《广东(三水)长鹿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协调会顺利召开

          2015年8月18日下午,佛山市三水区委区政府在区政府大院举行了《长鹿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汇报交流会。我司由副董事长、运营总监王雪带队,规划六部、佛山办事处等相关部门人员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三水区委书记苏伟波主持,区长陈英文及区委、区政府、区人大的主要领导,国土、规划、水务、环保、交通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长鹿集团相关负责人也出席了本次会议。

          规划六部张文秀对项目的阶段成果进行了汇报,与会领导和相关人员对目前的阶段成果进行了认真评议,一致认为本项目定位准确、方案合理、技术可行,项目开发建设必将对三水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会议重点就项目业主方和项目设计单位关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明确的回复和确认,以促进项目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

  • 关于深圳市第十六届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项目及评审组专家名单的公示

          深圳市城市规划协会于2015年6月27 - 28日组织了深圳市第十六届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专家评审会。评审组由42位专家组成,在初审通过的256个项目中,共评选出一等奖42项,二等奖53项,三等奖79项,表扬奖12项,评选出《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3版)为深圳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金牛奖。经报请深圳市城市规划协会同意,现将获奖名单及评审组专家名单在深圳城市规划网公示,公示期7天(2015年7月7 日 - 7月13 日)。

          公示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示内容有异议的,均可通过书面方式向深圳市城市规划协会反映,反映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或签署真实姓名及留下联系方式。逾期不予受理。

          协会地址:福田区红荔西路8009号规划大厦112室  邮编518040   联系电话:83788760    传真:23965289

     

          附件1、 深圳市第十六届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获奖项目名单

          附件2、 深圳市第十六届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评审组专家名单

     

    深圳市城市规划协会

    2015年7月7日

    本文来源: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协会

     

     

     

  • 我司钱征寒副总规划师受邀作为嘉宾参加“2015(第十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和广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能源基金会协办的“2015(第十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22-23日在广州召开。我司钱征寒副总规划师受邀作为嘉宾,参加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与范例”论坛的讨论。论坛由李迅主持,同时邀请了彼得·卡尔索普、叶青、张一成等多位专家以及王朝晖、欧阳南江等广东省主要城市的规划管理部门的相关领导参会,论坛交流内容涉及到理论研究、规划设计与实施管理等多个话题,引起了到场听众的极大兴趣。

        钱征寒副总规划师结合我司的规划研究实践,做了《广东省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指引研究》的演讲,并回答了热心听众的提问。他认为,广东省层面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指引关注的重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针对广东省生态规划建设突出的问题,总结和推广广东省已有的先进经验,并保留和发扬地方传统特色的低碳规划设计的手法。此外,钱征寒副总规划师强调,低碳规划建设不仅仅要提出规划指引要求,同时也要重视建立良好的评价标准体系,以保障规划建设的可操作性。

  • 我司“科创智城·人文绿港”获得《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概念性规划》竞赛第一名

          2015年7月9日,由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管委会(筹)及淮安市规划局主办的《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概念性规划》设计竞赛中,我司规划二部与南京分公司合作的“科创智城•人文绿港”的竞赛方案从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共5家参赛单位的角逐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竞赛第一名,并承担下阶段的控规及城市设计深化工作。

          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中心城区南部门户位置,是江苏省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部署,创新宁淮挂钩合作模式的重要平台,由南京、淮安两地政府合作共建,先期定位为促进淮安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承接南京现代服务业的先行区、体现宁淮两地合作成果的展示区、代表淮安高端服务的功能集聚区、彰显淮安城市形象标志区。

          竞赛方案以“目标导向下的行动抓手,而非终极蓝图式静态方案”作为设计前提,注重以“做大,做强,做特的综合服务中心”为目标的产业研究,依托南京优势资源和淮安产业基础,确定规划区产业发展门类,并根据现代服务业的集聚规律,策划“首期:以吸引为主。搭建服务平台,吸引龙头企业;中期:以培育为主。完善孵化平台,培育创新企业,后期:以输出为主;优化交易平台,提升创新品牌”的发展路径。

          竞赛方案基于基地土地成熟度及土地适应性基础,构建多维统筹下的空间生长模拟,以形成适应现代服务业集聚的空间载体。整体功能业态上形成“产业服务-都市宜居-文化休闲”三大核心功能。其中:产业服务:包括科技研发、产业促进、文化创意三大服务板块,具体由12个服务平台;都市宜居:包括居住与公共服务两大部分。包括居住社区及人才公寓、教育、医疗及邻里中心。文化休闲:包括文化交流与生态休闲两大部分。整体空间结构上突出科创芯、活力轴、智慧链、生态网及众片区的结构重点,形成南北分异,北部park in the city 南部 city in the park的空间格局。同时结合TOD及海绵城市理念,构建交通、生态、景观等支撑系统,并面向实施操作,将规划方案分解为四期行动计划,其中每个分期均对“土地供应、产业发展、空间供给、资金平衡、重点项目和配套政策”等内容进行明确,形成有效的规划纲领和实施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