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司朱旭辉总经理参加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乡学社——明日的落脚城市工作坊阶段成果分享会
2015年1月29日,我司受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规划学社邀请,我司朱旭辉总经理出席参加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乡学社——明日的落脚城市工作坊阶段成果分享会。
本次工作坊受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老师和海外名师的大力支持,其中王世福、周剑云、叶红、赵渺希、何志森等老师更是给予了本工作坊高度关注,我司在对筹办联合工作坊提供了资金赞助,并获得本次工作坊总冠名权。
工作坊主要是以自下而上的角度,用mapping的方法,通过研究广州某城中村不同人群的生存策略,发现城中村内在运作规律,在制度、空间各层面思考现存城中村改造,并为未来随城市扩张而出现的新城中村提出发展建议。分享会上,朱旭辉总经理、中山大学袁奇峰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王世福教授等多名专家和老师对本次学生的作品表示高度赞许,并对“城中村”在未来推进城市化进程中须关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提出了宝贵的参考意见。
-
学术沙龙第五十九期——水规划之X
2014年11月28日,由我司交通市政部的主任设计师申小艾和主创设计师王好峰主讲的第59期蕾奥学术沙龙如期举行。
两位主讲人结合自身工作,分别以《水规划之X》、《易涝地段的排水与竖向设计》对城市规划编制及现实发展中对水系统利用的问题及思考进行了详细解说,在对专业知识进行解读的同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和认知。在牛慧恩总师的主持下,各位同事们也进行了热烈讨论,共同探讨相关的感受和经验。 -
学术沙龙第六十期——漫谈城市慢行交通的困境和出路
2014年12月4日,由我司交通市政部的主创设计师王胜利主讲的第60期蕾奥学术沙龙如期举行.
针对“漫谈城市慢行交通的困境和出路”本期主讲人从深圳的最小单车道说起,首先讲到深圳的慢行交通状况、中国步行交通的状况、慢行交通的重要性以及评价结果的启示 (交通的安全性不在与道路的宽窄、步行的舒适性不只是建设“绿道” 、步行的便捷性不等同于步行街 、“软件”同样重要 )等多方面分析,之后又从慢行交通规划模式 、节地模式适应性分析、四个核心要素:网络、空间、环境、交通衔接等详细解说。 -
学术沙龙第六十一期——授之以渔,乡土营造—基于地方资源的传统村落建设模式
2014年12月5日,公司企业文化文员会邀请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穆钧教授,为我们带来的蕾奥学术沙龙第六十一期——《授之以渔,乡土营造:基于地方资源的传统村落建设模式》。
穆钧教授在介绍了乡土建筑发展的背景和面临的挑战之后,以甘肃毛寺生态实验小学、四川马鞍桥村灾后重建综合示范村项目两个实例以及对现代夯土建筑的相关研究为例,分享了他多年来的学术成果和实践心得,从对乡土建筑的认识、设计构思、与地方村民的沟通互动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介绍。沙龙受到了同事们的热烈欢迎。沙龙结束后,牛慧恩总师、张震宇副总师及部分同事也与穆钧教授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
学术沙龙第六十二期——佛山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度改革与创新
2014年12月12日,我司第62期蕾奥沙龙讲座如期举行,规划一部设计师翟翎、规划三部主创设计师吴继芳和规划二部主创设计师修福辉分别为大家带来了近期的工作经验和心得分享。
翟翎设计师在规划一部近期展开的《佛山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度改革与创新》项目中针对佛山市现行控制编制和管理体系的特征及问题,通过对先进地区控规编制经验的总结,结合佛山市发展实际提出对佛山控规制度改革创新的思路及近期建议,引发了沙龙现场各位员工对控规编制和实施各方面的激烈讨论;主创设计师修福辉以安吉灵峰项目为例对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经验进行了交流,强调在对旅游度假区进行准确的目标定位和功能策划的基础上,对其开发和保护提出合理的控制指标和管理措施;吴继芳主创设计师则与大家分享了工作多年来对项目跟踪服务经验,针对绝大部分集中在项目后期阶段的服务内容和相关心得做了详尽的介绍,充分展示了对服务项目用心负责的工作态度,值得全体员工的借鉴和学习。 -
新型城镇化要聚焦“后工业化”力量
蕾奥君按:南方日报12月16日第A13版专栏邀请我司王富海董事长,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许瑞生以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唐子来教授共同围绕“基于新常态的珠三角新型城镇化发展”主题展开讨论,建言献策。以下转载了专栏中王董的评论部分,全文链接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新型城镇化要聚焦“后工业化”力量
(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富海)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平稳较快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同样城镇化也需适应新常态的时代背景。对此,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富海表示,新型城镇化不能同过去一样单纯依靠工业化的带动,而是要转变模式,打造以服务为核心推动力的新路径,同时完善国民基础福利建设,适应时代的新需求。
“要拿生活质量作为衡量标准”
王富海表示,珠三角地区曾是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最早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珠三角以其特殊的优势,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员参与到工业化的进程当中来,从而推动了城镇化的迅速扩张。然而在经济逐步趋于稳定之后,遵循老路径的城镇化似乎已经不能散发更多能量。
因此,“城镇化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转变发展的路径。”他认为,不能只走老路径,仅依靠工业园区等措施带动城镇化进程;而要遵从“后工业化”发展模式。
他提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多种多样,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只是比较主流的一种。而后工业化则聚焦在服务上,细化到教育、福利等方面。值得强调的是,后工业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以GDP作为衡量标准,而是将人的生活质量作为考察一切的标准。
同时,对于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在城镇化方面的差异,王富海认为后工业化则可以改变这种局面。他表示,这种差异仅从现象去看是不科学的,要理解其内在的经济、社会联系,从这个角度看差距的形成也是可以理解的。“均衡珠三角地区与外围地区需要另辟蹊径,放弃只靠工业化促进城镇化的传统思路。”
他特别强调,新型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以北、上、广等大城市为例,经济水平高度发达,人口密度高,城市的健康运行要求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达到较高水平;而中小城镇在城镇化进程中,则要明确定位,不能盲目拔高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标准。
“要吸引什么样的人?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基础建设、公共服务如何?收入如何?财政如何?都要一一匹配,适应中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王富海说。
解决“留下来”的问题是关键政府需完成两大转变
王富海认为,在过去几十年的城镇化进程中,异地城镇化一直是亟需解决的大问题。以广东为例,部分已经拥有了广东户口的“新客家人”成为珠三角地区的新成员,而还有大批人还处于“暂住”状态。如何解决这批人“留下来”的问题是目前广东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考验。
他认为,对这批人采取何种办法、政策,将直接影响珠三角新型城镇化的效果。如果妥善处理,将会成为珠三角地区城镇化进程中最鲜活的经验。“要制定政策把这部分流动的人稳定下来,达到‘有恒产进而有恒心’的局面,使之成为社会的一员,促进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的发展与完善,才能真正地将新型城镇化在新常态下发展起来。”
王富海指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需要做到两个“转变”,一是转变单一财政来源,二是转变自身角色定位。
首先,政府要抛弃过去发展中出现的依赖土地财政发展城镇化的路径。过去认为只有工业化、房地产才可以发展地方财政进而促进城镇化。其实,中小城镇要留住人,需要的是吸引人的优质公共福利待遇等政策。
“中小城市的生活压力更小,环境更好,人居住舒适,这是其优点;但如何解决生存问题,才是政府需要在政策方面考虑的问题。”他指出,公共医疗保障、义务教育、住房、养老等福利的落实,才能促进城镇化,而这一切的基础则是政府需要有稳定、多元的财政来源。
另一个转变则是要求政府要妥善处理与市场的关系,政府需明确定位,在一定的边界内发挥作用。只有明确边界的范围,才能使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高效、稳妥。在市场发挥作用时,政府需要做的是如何弥补市场失灵问题。而现在的政府管理方式是政府大包大揽,只让市场来帮忙。王富海表示,政府应放下对市场“不放心”的心态,相信市场的自我调适能力。
-
王富海董事长就深圳市拟立法治霾问题接受采访
2014年12月17日,我司董事长、深圳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王富海教授接受深圳市“第一现场”关于《预计2014年深圳全年灰霾天数低于70天,将创近10年新低》话题的采访。
深圳市政府“关于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建议继续办理情况的报告”提交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据悉,深圳将立法管控“城市扬尘”等非传统空气污染源。王富海教授表示通过立法把这非传统空气污染源管控做好,其他措施才会更加有针对性。 -
我司领导参加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茶话会
2014年12月20日,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借助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刚刚入驻的办公空间热烈举办了“共创深圳规划品牌,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茶话会。此次茶话会有幸邀请到了深圳市的第一批规划人,参会者最年长的有89岁的老前辈,也有年轻的90后规划师代表。我司王富海董事长和朱旭辉总经理参加了本次茶话会,与学会几届老领导、老前辈及各会员单位的领导、同行们共同欢聚一堂,共商深圳城市规划设计界未来的发展大计。茶话会上我司王富海董事长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杨保军副院长作为嘉宾代表分别发表了激情感言。本次会议实现了同行业之间经验的交流、成果的共享、理念的碰撞和友情的沟通。
-
学术沙龙第六十三期——英国考察
2014年12月19日,蕾奥沙龙第六十三期是由规划一部主任设计师邝瑞景、刘泽洲及主创设计师刘晋文向大家分享的英国考察的感想和认知。
各位主讲人结合自身的专业经验对不同城市各类项目体验的经历对大家进行了丰富精彩的讲述,从米尔顿·凯恩斯新城到利物浦、曼城、伯明翰等工业城市的更新转型,从都市历史文脉的保护到乡村田园生活的魅力,在回顾了美妙的英国之行的同时也让大家体会到了英国从过去到现在的魅力所在。 -
学术沙龙第六十四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杨保军副院长主讲城市规划与城市特色
2014年12月24日,公司企业文化委员会邀请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杨保军副院长,为我们带来了题为“城市规划与城市特色”的精彩讲座。
在长达三个小时的讲座过程中,杨保军院长以中国城市建筑特色的发展历程为引,指出了城市特色形成的要素,对中国城市特色现状进行了点评,并分析了中国城市特色失落的原因,最后结合多个案例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如何塑造我国的城市特色提出了建议。
杨院长深入浅出、生动形象、旁征博引的精彩演讲让大家感到受益匪浅、意犹未尽。演讲结束后,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对杨院长的演讲予以感谢,并深切期待杨院长能够再次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