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沙龙第六十五期——城市发展指标构建、规划编制与实施机制的创新研究、城市更新的基本知识与规划技
2014年12月26日,由我司研究中心主任设计师张源、主创设计师史懿亭和曾祥坤主讲的本年度最后一期蕾奥沙龙于公司大会议室举行,本期主题涉及城市发展指标构建、规划编制与实施机制的创新研究、城市更新的基本知识与规划技术等内容。
张源主任设计师以以广东省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指数为例探讨了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曾祥坤主创设计师通过对顺德区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施机制创新的研究进行了基于总体规划视角的检讨和思考;史懿亭主创设计师则向大家普及了城市更新规划类项目的基本知识与规划技术重点。沙龙中各位主讲研究的内容详实、信息丰富,引发了全体员工的热烈讨论和交流,为本年度的蕾奥沙龙画下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
学术沙龙第六十六期——意大利考察
2015年1月9日,新年第一期沙龙如期而来,本期主题为规划六部设计师王歆、张勇、张文秀带来的意大利考察认知和心得。
各位主讲人结合自身的所想所得向大家进行了丰富精彩的讲述,展示了在意大利这座古老和现代之美交相辉映的国度里,她迷人的艺术文化氛围、随处可见的文化遗产、教科书中读过的一个个案例都是如何鲜活生动地在今天绽放光彩。六部的同事们回顾那些走过的城市、驻足过的建筑和广场、经过的雕塑和喷泉,留给大家对意大利建筑艺术和文化艺术的回味和向往。 -
热烈祝贺我司董事长王富海再度当选为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2010年6月5日,历时六天的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落下帷幕,会议依法选出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常务委员会委员,我司董事长王富海再度当选为深圳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谨向董事长王富海致以热烈的祝贺!
附: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名单(按姓名笔划为序):
王大平 王传福 王富海 叶 青(女) 庄创裕 孙大卫 李从欣 吴子俊 何 如 何 杰 汪开国 张志华 张素芬(女) 陈玉堂 陈伟元 陈泰泉 陈 涤 陈锦花(女) 林 娜(女) 罗烈杰 金依俚(女) 周荣生 周路明 钟志坚 聂振光 原丽萍(女) 高云峰 郭小慧(女) 郭立民 黄扬略
-
转载董事长王富海应邀参加“龙岗中心地区发展战略专家研讨会”的相关专题报道
【核心提示】
繁花六月,而立之年的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利好,国务院正式批准深圳特区范围延伸至全市。同时伴随着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脚步日益临近,以及新一轮《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将龙岗中心区明确定位为“深圳城市副中心和深圳辐射粤东北的综合服务中心”,龙岗中心区的未来蕴含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实现龙岗中心的战略目标,深圳市规划和国土委员会龙岗管理局近日邀请了来自深港穗三地城市规划、城市营运、经济、商业等领域的众多专家举行了“龙岗中心地区发展战略专家研讨会”,一场围绕龙岗中心区未来规划发展的头脑风暴就此展开。
打造适中成本的舒适生活区
说到龙岗过去的发展,王富海用了“拼盘式”这一词语来表述,使得中心区没有按客观需求发展成全区的中心,原因主要是定位不精,到底龙岗中心城是新区、新功能区、新中心区,还是一个有特色的次中心?还有是功能不强,包括了太多的功能,他举例说,如果把拳头分成若干个指头,每一项都无法很好地发展。他认为,“次中心”的定位肯定不会放弃,但要适度地进行整备,进行计划和预留。“也许打造一个特色的新功能区比建设一个‘次中心’还要现实。”
王富海为龙岗中心提出了一个新的定位,即是“创业新特区”,他解释说,“创业新特区”,就是要打造适中成本的舒适生活区。“不管是什么定位,这个地区必须是人可以住下来,住得比较舒适,在整个深圳区域内,白领阶层收入差距没有很大,但房子和工资收入比的角度,实际上非常悬殊,在宝安和龙岗还能够保持一定合理的状态。我们何不利用这个条件,吸引人才,提供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提升龙岗的地位,同时把它提升到重振深圳吸引力这样一个高层面。”
对于“创业新特区”,王富海提出了三个要点:首先是成本非常适度,要有合理的收入/房价比,就是有较为合理的居住和营商成本。第二是功能齐备,要提供适合于人才生活安家、公司方便运作的城市功能与环境。第三建设模范城区,提供人性化的尺度、多元化的设施、低碳化的的生活。王富海举例说,欧洲的城市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按这么高的标准建下来,在当时也是城中村,后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房子留下来,虽然区位和业主发生变化,但在政府的引导下和业主的推动下,这些房子不断地更新、变化,就形成了现在相对比较稳定的风格。所以老房子并不可怕,反而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营造一系列好的点,逐步配合这些点进行提升,这比重新推平建设效果要好得多。
新特区怎么组织?王富海认为,首先在理念上要回归,抛却形象至上、一蹴而就的建设误区,要遵从发展需求,遵从建设规律,遵从人性本质。第二是政策的突破。他举例说土地政策的问题,深圳在土地招拍挂制度的创新给国家提供了很好的先行先试的作用,但土地作为政府的资产,土地经营仅招拍挂一种方式的矛盾早就暴露出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当中在土地经营、投资模式、建设组织等方面需要有所突破。第三是策略化的实施。行动规划更多的是把规划和策划放在在一起,不能只策划项目,还要策划政策、策划手段等。
--本文转载自2010年6月12日《深圳特区报》A13:规划界专家学者就龙岗中心区未来发展战略发表真知灼见--“完善一站式消费区提升商业发展空间”的专题报道中。
-
我司董事长王富海接受深圳卫视《第一现场》关于深圳东门商圈改造的话题采访
8月7日,我司王富海董事长以建设部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身份就深圳东门商圈改造的话题接受了深圳卫视《第一现场》节目的采访。王总提出,就目前东门商家间竞相削价竞争的问题政府应采取适当措施因势利导,同时在东门的改造过程中尤应重视传统历史文化的沉淀和保护。
-
转载我司董事长王富海在深圳特区报《深圳定位为全国性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城市》专题采访的相关内容
告别“扩张”型发展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城建工委副主任王富海认为,《总体规划》和深圳前几次总规具有鲜明的变化,前几次都是以城市扩张为主,而如今经过30年发展,深圳已很难继续进行外延式扩张发展。刚刚获国务院批复的《总体规划》重点放在了城市更新上,放在已有建成土地的价值提升上,更侧重内涵发展。这对深圳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对全国来说,也是第一份不以面积扩张为主题,而以内涵提升为主量的大城市总体规划。
1986版总规曾荣获建设部第一个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1996版总规也摘得国家城市规划金奖。这一次,经过30年改革开放,全国不少大城市都出现了外延式扩张难以为继的苗头,而只有深圳率先编制了一份不以扩张为主而以更新为主的总规,再度引领全国潮流。
因为要做内涵式发展的总规,深圳在编制规划时,对原有规划模式进行了突破。如:将城市建设存量当作新资源投入再开发,不只关注城市建设用地的数量,更关注用地的质量。特别要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有突破,要求将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理念落实到规划内容之中。
文章内容来源于2010年8月24日《深圳特区报》,同期深圳都市频道、中国日报网、深圳新闻网、大洋网等作了相关报道
报道全文链接:http://www.cnstock.com/index/gdbb/201008/798259.htm
-
蕾奥学术沙龙第四期——城市综合体
9月3日下午,蕾奥学术沙龙第四期在公司会议室举行。来自研究中心的曾祥坤博士作题目为《城市综合体:认知、规划、实践》的报告。城市综合体是目前国内大型商业地产开发的主导模式,被看作是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城市空间集聚的高级形式,带来周边区域的整体提升和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报告分为认知、规划、实践三个篇章。在认知篇中,从印象入手,辨析了城市综合体概念的演化,并结合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和国外三大城市综合体的经典案例对城市综合体的本质进行了分析;在规划篇中,对建设城市综合体的条件、类型、思路、方法和难点均做了梳理,并整理了各项规划建设指标;在案例篇中,举蒙特利尔地下城、东莞华南mall、深圳华润中心、大阪难波城、新加坡邻里中心等实例对规划引导、项目定位、开发节奏、公共空间、社区配套等规划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注解。
-
蕾奥学术沙龙第五期——赣州南门口旧改项目交流
蕾奥学术沙龙第五期于9月17日下午举行。来自规划二部的淮文斌和来自交通市政部的王胜利分别就赣州南门口旧改项目的规划设计和交通改造与到会听众进行了深入地交流。淮工的报告趣味横生,把这个项目比喻为“棘手的心脏手术”,并剖析得入木三分。南门口作为一个区级公共活动中心,现状商业发展不够完善,交通压力持续增长,还牵涉多方面的利益。现行的规划设计对规划地区的研究无外乎两个方面,研究背景及现状,分析未来发展需求;于是提出了赣州南门口改造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交通改造、综合开发、景观改善。
交通改造部分是由交通市政部的王胜利给我们作讲述。赣州南门口的交通改造与规划设计相辅相成,而且,解决交通问题是南门口未来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在交通模式选择上,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绿色交通发展理念;同时,通过梳理区域路网与构建微循环系统来改善路网交通;而交叉口交通改善是目前最紧迫的,则通过优化公交站台与公交线网来实现。
这次实战的讲述与交流,相信很多员工受益匪浅。 -
副董事长陈宏军主持员工座谈会
为了全面了解公司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增强公司与各位员工的信息及时沟通,9月25、26日下午14:00公司在大会议室举办员工座谈会。
本次座谈会由副董事长陈宏军主持,会上,大家围绕个人在公司工作期间的感受,对本职岗位的认识以及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踊跃发言,畅谈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感想和体会、意见和建议,积极为公司的人性化管理献计献策。 -
王富海董事长受邀参加第七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
2010年10月30日、31日,第七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大师云集,济济一堂,共论城市规划学科发展大事。我司王富海董事长接受邀请,赴沪参加了这一盛会。其间,王董于30日晚参加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就城市规划理论建设工作、学工委年度工作报告编撰及下届年会主题等问题参与讨论;31日又同石楠、杨保军、袁奇峰、张松等业界专家学者围绕“更好的规划、更好的城市”议题在同济钟庭举行自由论坛,并与在场同济师生进行了精彩的互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