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 蕾奥动态 | 蕾奥城市运营专家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批专家聘用与交流会顺利举行

    蕾奥动态

    7月17日,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委员蒋志刚先生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友会协同创新与产业联盟秘书长刘运宸先生莅临蕾奥深圳总部考察交流。蕾奥董事长王富海、副董事长陈宏军、董事兼副总经理兼董秘兼财务总监金铖、副总经理蒋峻涛、总工程师邓军等相关领导热情接待。双方就城市开发建设、投融资、城市运营、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等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双方合影留念

    下午,蒋志刚先生就其在投融资领域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展开主题分享,包括重大项目谋划与投融资方案,并分享了当时环境下投融资工作中的一些创新性做法;最后从规划咨询的主体任务、系统性融资规划、项目综合融资方案、国际规划合作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为蕾奥深入推进城市运营业务建言献策。会后,蒋志刚先生、刘运宸先生与参会领导及同事就金融资源、投融资、新能源、股权投资、投资风险防范等方面内容展开热烈的讨论。

    交流会议现场

    借此契机,蕾奥成立城市运营专家委员会,并聘请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委员蒋志刚先生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友会协同创新与产业联盟秘书长刘运宸先生为蕾奥城市运营专家委员会第一批专家,蕾奥董事长王富海为蒋志刚先生和刘运宸先生颁发聘书。

    王富海董事长为蒋志刚先生&刘运宸先生颁发聘书

    双方将以本次专家委员会的成立作为新起点,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优势,围绕投融资、城市运营、数字经济等业务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城市运营的新模式。


     

  • 喜讯 | 蕾奥再添三项国家发明专利

    喜讯

    近日,由蕾奥多名专家共同发明的《出入境通关车辆及司机跨境联合查验系统及其查验方法》、《交替通行路口抓拍方法、装置、计算机及存储介质》、《交替通行路口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及存储介质》3项专利成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标志着蕾奥在科技创新研究方面再获突破。

  • 行动探索 | 杭州市钱江新城二期产业总部核心区城市设计


    背景

    根据钱江新城二期规划建设工作提出对标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坚持国际视野,坚持产城人融合,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和产业培育等各项工作,将钱江新城二期打造为国际化的高端商务区、总部集聚区和高层次人才汇集地,成为人们心之向往的城市新地标。

    ▼ 钱江新城二期设计范围图

    研究范围面积 9.7 平方公里

    核心区城市设计范围用地面积约 1 平方公里

    重点地块精细化详细设计范围面积 22.2 公顷


    中标联合体成员单位: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株式会社三菱地所设计


    01

    [  认知愿景  ]

    钱江新城,是杭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杭州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引擎。目前钱江新城一期已形成“行政+金融+公共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城市中心,钱江世纪城已形成“数字内容+健康体育+会展贸易”的未来总部区,钱江新城二期不仅是一期功能升级,更是提升杭州大都市国际影响力的核心磁极和引领钱江东翼崛起的战略引擎!

    ▼ 区域格局

    本次项目基地拥有交通便利、文化悠久、生态良好等优势条件,未来将打造成为集聚高端国际总部与人才,体验潮新文化消费的人心向往之地,因此我们提出“未来总部湾、滨水新潮岸”的总体愿景!建设杭州最高能级的产业总部集聚区,创造文化为先导的世界级滨水潮文化带!

    ▼ 愿景定位


    02

    [  产业策划  ]

    在产业策划上,我们以实现“产业、空间、空间三者的超级混合SUPER MIX”为核心设计原则,通过金融产业补量、链主产业建圈、文化产业赋能,形成三大产业总部生态圈。以文化艺术、文化娱乐、企业交流、商旅服务等多元属性业态融合形成人心向往的文化商业活力区。

    ▼ 产业功能策划


    03

    [  设计理念  ]

    在空间设计方面,我们提出量身定制的“4乘5加1”的造城逻辑,以四种层级与五大核心“汇”为要点,通过丰富多彩的“中间领域”节点空间使其相互交织交融,协同街区整体开发运管体系,共同助力完成“编织城市”的美好目标,实现钱江新城二期两高一集聚的战略升级目标。

    ▼ 城市设计规划理念

    ▼城市设计总平面


    04

    [  规划策略  ]


    策略一
    上位传承   核心优化

    区域结构上,沿钱塘江强化东西向与钱江新城一期和九堡-下沙-东部湾的联系,同时加强南北与城东新城和机场的联系。横向以古海塘、滨江公园、连堡丰城、引水河为脊,纵向以通江水系和绿廊为脉,塑造通江连城的滨水多彩潮岸。

    ▼ 钱江新城二期规划结构


    策略二
    江城一体   绿色低碳

    规划在多条垂江绿廊的基础上,提升一条特色休闲水环,形成网状漫游路径,增加与钱江新城一期及周边板块的连接,重塑更有生活气息的滨江潮岸与望江景廊。通过多维路径将绿色空间引入城市核心,拓展景观界面、实现江与城无界交融。以泛首层设计,增加活动面,促进沟通与交流,显化地区沿江价值。

    ▼ 江城一体核心区

    ▼ 泛首层剖面


    策略三
    活力街区   上下联动

    通过滨江T轴活力轴带和一条全天候活力规划大街,串联多类型活力街区空间。丰富的街区尺度类型组合塑造江河汇综合活力街区、五六堡总部街区和七堡文化活力街区。立体空间上下联动,地上一体化步行流线实现街区内部和滨江景观带无界漫游,地下充分整合利用连堡丰城和地块空间,形成连续洄游系统。

    ▼ 五六堡总部活力街区

    ▼ 江河汇综合活力街区

    ▼ 七堡文化活力街区


    策略四
    文化传承   特色营造

    通过原址保护、现代演绎和原真展示激活千年海塘文化,打造特色海塘时光漫游体验,展现千年捍海长城的时光印记。

    ▼海塘文化带


    策略五
    亮点塑造   江潮天际

    规划在机场限高条件下,结合功能确定沿江特色建筑群向江跌落。借助建筑形体、空间对话、高科技手段,打造多种类型沿江地标点。重点控制御道、五堡、六堡的城市门户区,构建层级分明、韵律丰富的天际线体系。

    ▼ 御道、五六堡天际线

    ▼ 整体夜景鸟瞰

    以上是联合体单位对于杭州市钱江新城二期产业总部核心区城市设计的思考,未来的钱江新城二期将以全新的国际姿态迎接杭州建设国际大都市,江城之间也将始终流淌着动人的故事,我们期待多彩潮岸与多元据点共同编织出人心向往的“未来总部湾、滨水新潮岸”!

    在此特别感谢联合体兄弟单位,株式会社三菱地所设计在项目中的辛苦付出,以及在互相配合中的鼎力支持!


    蕾奥团队项目成员

    项目负责人:牛亮

    项目组成员:魏良、牛亮、吴少光、卢泽全、王莉、陈密、庄丽、马梦溪、张晓晓、陈镇海、关美男


     

  • 蕾奥动态I 王富海董事长受邀参加深圳国际城市环境与景观产业展览会并作主题分享

    蕾奥动态

    7月12日,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主办,深圳市商务局、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国资委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支持的2023深圳(国际)城市环境与景观产业展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蕾奥董事长王富海受邀参加城市公园发展论坛,并作题为《深圳城市公园使用状况的大数据分析》的主题报告。

    王富海董事长主题报告现场

    图源:2023深圳(国际)城市环境与景观产业展览会官方


    本届论坛旨在推动公园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和城市绿色低碳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坛聚焦国际化、高端化和专业化,以“以人为本,和谐共生”为主题,解读相关研究成果,共话公园城市美好未来。

    王富海董事长结合蕾奥规划近期牵头开展的《深圳市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场景”大数据调查报告》,以《深圳城市公园使用状况的大数据分析》为题,介绍了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的2021年深圳市187座城市公园的使用情况,包括公园使用频率、公园里丰富的活动类型、热门的公园场景等内容,指出了大数据的使用可以助力深圳公园更好的发展,帮助深圳公园做全类型、多要素的跟踪分析,持续改善、提高深圳公园的建设水平,最终造福广大市民。

    王富海董事长主题报告现场

    图源:2023深圳(国际)城市环境与景观产业展览会官方

    在主题报告中,王富海董事长聚焦公园的使用质量和服务体验,就深圳公园未来更好的发展,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思考和发展建议。首先,公园的服务要从依照均等的标准转变为提供精准服务,要直面人的差异性,进行更细颗粒度的使用人群划分;其次,公园的发展要从传统的建设场地转变为营造场景,要从不断发展增量的思维和做法向经营好存量发展;最后,要从公园建设向公园运营转变,从营场景、营圈层、营品牌、营服务、营机制等五个方面,利用好大数据,全方位地精准助力深圳公园更好的发展,让市民更好地享受优质公园带来的幸福都市生活。


    圆桌对话现场

    图源:2023深圳(国际)城市环境与景观产业展览会官方

    城市公园发展论坛的圆桌对话环节,王富海董事长与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何昉、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王河、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单樑以及岭南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设计总院执行院长王锋一同与主持人进一步探讨未来深圳公园如何能有更好的发展这一话题,在对话中再次提及大数据对公园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深圳公园“全面开放,多元共享”的口号,并呼吁相关政府部门联合起来,大规模增加公园里群众性体育活动场所,为市民提供最便利的服务。


     

  • 蕾奥动态 | 《世界建筑导报》2023年第3期刊登深大与蕾奥联合组稿的学术论坛“湾区活力•城市运营”主题文章

    蕾奥动态

    2023年第3期《世界建筑导报》于7月7日正式出版,该期学术论坛部分以“湾区活力•城市运营”为主题,由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与蕾奥联合组稿,学术主持为蕾奥王富海董事长,执行学术主持为李云副教授,共刊登11篇来自不同机构学者的文章。其中,蕾奥在本期学术论坛共发表3篇文章,分别由王富海董事长、李凤会副总规划师、陶涛副总规划师和相关同事执笔,以湾区实践为重点,从理论与实践的不同角度,阐述了我司规划师对城市运营的专业理解。


    文章摘录

    导言

    湾区活力 • 城市运营

    王富海

    王富海董事长以“湾区活力 • 城市运营”为题在导言中提到,中国城市发展正在从建设时代进入运营时代。与之前城市建设过于关注物质空间的“硬件”不同,运营时代的城市正在发生变化,规划建设则应该更加重视城市中“软件”的内容设计,更加关注城市中的人及生活,并从“运营”“活力”和“治理”三个角度进行了阐述,总结重视运营与塑造活力既是大湾区过去成功的重要经验,也是面向未来促进发展的关键手段。


    拥抱城市运营时代

    王富海

    摘要:中国城市发展正在从建设时代进入运营时代。随着城市建设的重点从增量扩张转为存量运营,传统的建设导向规划将不再适用,城市规划迫切需要升级为服务于城市运营治理需求的运营规划。本文从城市化发展由外生式阶段转向内生式阶段入手,阐释运营时代对城市所带来的转变,进而提出认识理解城市运营全貌的概念框架。在此基础上,讨论城市运营与治理的关系,梳理城市运营的三重内涵。而从城市运营的角度看,城市规划始终都是城市运营过程中重要的空间政策工具。总之,规划应当在坚守保护公共利益、通过公共投资引导市场投资原则底线的同时,积极在范式和业务模式上改革创新,拥抱城市运营时代的到来,推动城市良性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运营时代;城市治理;规划转型;运营规划


    城市更新统筹下线路型TOD综合开发规划探索

    ——以深圳地铁10号线东莞凤岗段为例

    李凤会 、袁 阳 、李建智、刘高峰、魏 良  

    摘要:近年来,借助轨道交通建设契机促进城市产业升级、提高生活空间品质成为大城市的普遍共识。随着我国城市进入存量提质阶段,如何通过 TOD 与城市更新的耦合更大发挥轨道价值成为当前规划关注的重点。虽然珠三角地区当前的城市更新单元模式与站点层面TOD 综合开发模式已取得一定效果,但是还存在多站产业定位不协调、更新程序无序化、偏重经济利益等问题。因此,编制线路层面的 TOD 规划以统筹多各站点片区的城市更新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将针对既有问题,探索线路片区产业目标统筹、空间结构统筹、公共配套统筹、更新利益统筹与土地融资统筹等五方面的更新策略,以期实现轨道交通带动沿线片区产业转型、整体品质改善的目标。

    关键词:TOD;城市更新;更新统筹;轨道线路;综合开发;东莞


    城市文化资本视角下的旧城可持续复兴探索

    ——以东莞三江六岸实践为例

    陶涛、闫冬、潘仪、唐君

    摘要:经过国内二十余年的规划实践探索,旧城复兴这一议题已对更新过程中“存量文化资源的资本化路径” 进行了充分探讨。然而,在房地产政策调控和土地财政式微的背景下,以地产开发为代表的复兴模式逐渐失效。旧城复兴的问题核心从前期以土地增值为核心的资本化环节,转向保障文化资本持续增殖的全过程。通过借鉴城市文化资本增殖的研究方法,总结旧城复兴具有“原始资本投入与增殖收益多元化、以空间资源配置为生产核心、流通使用中发生文化价值增殖”的特征。最后以三江六岸实践为例,从资本可持续增殖的视角,针对资本投入阶段、生产阶段、流通积累阶段三个阶段制定规划策略,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旧城复兴;文化资本;存量资源;城市更新;空间资源配置


    关于“世界建筑导报”

    《世界建筑导报》创刊于1985年,由深圳大学主管主办的工程科技双月期刊,于2014年12月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世界建筑导报》始终站在学术的前沿阵地,以学术的“导向性”为目标,致力于探索建筑学前沿性的课题,广泛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及时反映当前学术发展的最新动态。

  • 蕾奥动态 | 王富海董事长受邀参加“筑美光明大讲堂”之光明科学城建设与发展讲座

    为聚焦光明科学城建设与发展,共同探讨光明科学城高标准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之策,7月5日下午,由光明区人民政府主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光明管理局和蕾奥共同承办的 “筑美光明大讲堂”之光明科学成建设与发展讲座在光明区城市规划展览馆顺利召开。光明区副区长谭权,光明区发展改革局、区科技创新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光明管理局等职能单位,各街道、区建筑工务署、区科发署等1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活动。

    光明区副区长谭权(左一)及与会专家留影

    光明区副区长谭权出席并致辞。谭权副区长指出,光明区近期成功举办了一系列知识讲座,特别是聚焦光明科学城建设发展的相关论坛和讲座,体现了各部门对光明区建设发展的高度重视,在光明科学城建设发展提质提速的背景下,光明区需要探索科学创新、城市建设与管理运营的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模式。

    本次讲座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原院长、光明科学城总师团队总建筑师孙一民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马向明,以及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住建部城市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深圳市政协常委、蕾奥董事长王富海三位深耕光明的规划专家,围绕科学创新、城市建设、管理运营三个关键词展开主旨演讲,分享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理念与实施、科学城与大湾区创新、以内容为先开展运营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心得。

    结合由建设主导到运营主导的大时代大转折发展态势,以及深圳前海和深汕合作区的发展案例,王富海董事长就城市规划和城市运营角度所关注的不同要素、发展模式和方法的转折,从“宏观、中观、微观”搭建城市运营框架,提出“稳健成长、财务健康、顺畅运行、精准匹配、保障浓度”五大城市运营遵循的原则。

    同时就如何做到“内容优先”(即以实用、经济、美观的建设方针,和面向操作、协调工作、落实空间的实施性规划为主要内容)提出六大方法论和城-人-产-财-地-技-政等七项运营要素,开展包括需求方案、定位方案、营销方案、业态方案、空间方案、财务方案、行动方案、运营方案等八个方面的城市运营一体化咨询。希望通过“小定位、小格局,小企业、小人物,小政府、小投入,小目标、小办法”等运营策略,实现渐进式、集约式、混合式、可调式发展的客观效果和“因小而大”的战略效果。

    接下来,蕾奥将持续对接光明管理局,协助组织开展高水平专家系列讲座与论坛,积极推动光明科学城建设发展。

  • 蕾奥动态 | 党旗飘扬,蕾奥党员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蕾奥动态

    6月29日,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街道高发社区党委“七一”表彰大会召开。蕾奥党总支/副总规划师李炜基荣获优秀党支部书记称号,特色规划设计部副总规划师陶涛、主创设计师夏巍、助理设计师张腾辉等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值此中国共产党的102周年生日来临之际,与大家分享蕾奥青年规划师党员的使命与担当的故事。

     高发社区党委“七一”表彰大会优秀共产党员上台领奖

    今年年初,特色规划设计部与成都分公司前后重点参与了河源市龙川县芝野村乡村振兴规划项目以及西藏林芝巴宜区立定村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规划团队以自己的专业技术及能力助力河源、林芝的乡村振兴的发展。

    芝野村乡村风光

    雅尼湿地风光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芝野村的乡村振兴规划项目是一次规划设计帮扶行动,项目以宝安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对口帮扶的河源龙川县芝野村为对象,由蕾奥与海岸集团协同重点聚焦产业、生态、文化、人才四大振兴,以各方力量共同推动芝野村的乡村建设和项目落地,为芝野村描绘未来发展蓝图。这一群青年规划师团队走遍了芝野的山山水水,也领略了芝野的风土人情。除常规的乡村振兴规划技术服务外,团队通过“党建+帮扶”的形式,以芝野村的丝苗米、山水塘、客家围屋等村落元素为基调,为芝野村设计了整个生态农产品系列的品牌LOGO。并将品牌设计成果运用到芝野村的丝苗米、三色米、花生油、茶油等等生态农产品的包装。新设计的丝苗米等一系列的生态农产品现已经实现量产,帮助村民产业振兴,进一步促进芝野村的农业经济创收。

    特色规划设计部芝野村“党建+帮扶”行动

    特色规划设计部青年规划师 芝野村乡村振兴现场工作坊

    团队为芝野村生态农产品设计的一系列产品包装设计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立定村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是特色规划设计部与成都分公司共同参与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对口支援林芝市巴宜区的重点乡村振兴项目。深圳总部的特色规划设计部负责统筹谋划,梳理发展思路,明确功能定位,提供技术咨询;成都分公司下场参与详细设计,包括施工图设计及经济测算评估,负责整体技术协调,并全程跟踪服务建设实施。将广东、深圳先进的项目理念、高水平的设计思维、高水准的项目落地实施要求,带入藏区,整体推动林芝巴宜的乡村振兴建设。

    项目组成员合影

    林芝立定村,位于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的江河交汇处,是名副其实的雅尼第一村,同时也是西藏解放电影《农奴》的拍摄地,也是“一面红旗”的发生地,旺久老书记的故事,让项目团队感受颇深,1960年国庆,旺久书记荣幸地作为西藏、新疆、宁夏、云南四省区五个少数民族国庆观礼团的代表,在北京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旺久书记回来之后用整整7个晚上缝制了一面五星红旗,以此来感恩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的祖国。项目团队很荣幸能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及能力,表达青年规划工作者赤诚的党性,习总书记说过“城市与乡村要同步发展” ,城市需要规划,乡村也需要规划,无论在何时何地,能够持续运用专业能力,为城市与乡村的人民群众创造舒适的环境,这应该就是规划工作的意义,也是青年规划师所必须承担的使命与担当。

    项目团队参观旺久老书记故居

    蕾奥副总师陶涛参与现场调研并与当地村民沟通


    项目组成员

    ——河源市龙川县芝野村乡村振兴规划项目

    规划设计:潘仪 夏巍 宋洋、方曼诗、郑静宇、巫子帆

    品牌设计:刘泽华 陈志超 张振宇


    ——西藏林芝巴宜区立定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

    规划策划:陶涛 潘仪 唐君 张腾辉 姚多好 胡国鑫

    景观设计:谢爱丁 胡合秀 钱学 杨霭 姚小辉


     


     


     


  • 蕾奥动态 | 王富海董事长应邀参加深入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专家座谈会

    蕾奥动态

    6月28日上午,深入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专家座谈会暨聘任仪式在京顺利举行。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丝路规划研究中心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专家委员会主任陈元,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社会司原司长欧晓理及蕾奥董事长王富海等29位专家出席会议。

    与会学者合影留念

    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在总结“一带一路”十周年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理论展开交流研讨。同时,与会学者就医疗合作、文化交往、资源投放、区域发展建设等方面也提出了建议,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王富海董事长提出设立一带一路“城市与区域规划专项资金”,并由丝路规划研究中心“打样”,将中国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经验与能力推广到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以改善民生、促进发展为主旨,可当做跨越地缘政治变迁的基础性工作大力推广。并表示,规划统筹与推进可以帮助提高各类项目的准确率,是提高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陈元副主席认真聆听各位专家建议并做了精彩的总结发言。

    蕾奥董事长王富海获聘为丝路规划研究中心专家,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丝路规划研究中心首届理事长陈元为王富海董事长颁发聘书。

    陈元副主席为王富海董事长颁发聘书

  • 蕾奥动态 | 由蕾奥参与承办的“深圳(龙华)- 香港:深港融合政策回顾与前瞻”主题工作坊在龙华北站圆满落幕

    蕾奥动态

    6月27日,由龙华区人民政府主办,龙华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工作局)、龙华区委统战部、龙华区科技创新局指导,龙华区重点区域建设推进中心、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一国两制青年论坛承办的“相聚一刻”系列主题工作坊的第一场活动:“深圳(龙华)-香港:深港融合政策回顾与前瞻”主题工作坊在北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路演厅落幕。

    工作坊邀请了深港两地多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香港企业和机构代表共40余人参与了本次主题工作坊活动。蕾奥总规划师牛慧恩博士及服务于龙华区重点片区的规划景观总师团队受邀出席。

    “相聚一刻 · 深港融合”工作坊嘉宾

    深圳市龙华区党组成员、副区长商澎涛在致辞中表示,龙华区是深圳与香港交流合作、融合发展的重要窗口,拥有深圳北站这一粤港澳大湾区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直达香港西九龙仅需“一刻钟”,是内地连通香港最方便、最快捷的区域之一。未来,龙华将充分发挥北站国际商务区的“桥头堡”作用,主动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为深化深港更紧密合作交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作出龙华贡献。

    蕾奥总师团队作为长期在地化服务龙华区重点片区的总师团队介绍了本次工作坊的背景,以及龙华区和北站国际商务区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概况、优势以及未来重点关注的领域和空间。

    蕾奥总师团队代表介绍基本情况


    “相聚一刻 · 深港融合”主题报告

    论坛上,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香港特首政策组专家组成员郭万达基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分析了深圳龙华在深港融合中的趋势与愿景。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香港特首政策组专家组成员郭万达教授作主题报告

    / 图源:龙华重点区域中心

    深圳市政协委员、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从香港发展沿革出发,讲述了深港发展模式之间的差异,从香港空间布局、生活习惯角度分析了龙华的吸引力,并提出深港高铁地铁化、公交化、TOD建设、票价补贴等政策思路。

    深圳市政协委员、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博士作主题报告

    / 图源:龙华重点区域中心


    “相聚一刻 · 深港融合”圆桌论坛

    工作坊研讨环节,两位主讲嘉宾以外,香港新界东北立法会议员李梓敬,原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原前海管理局首席联络官洪为民,香港贸发局驻深圳代表处主任杨旭,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宇星以及蕾奥总规划师牛慧恩就政策保障、产业优势、港企诉求、未来展望、机遇研判等五个方面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圆桌论坛现场

    / 图源:龙华重点区域中心

    蕾奥总规划师牛慧恩提出深港融合应该将深圳和香港大量城市功能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在全球都市中的竞争力。深港合作中要综合评估不同群体的需求,既要考虑居民游览、消费的需要,也要考虑产业人员经营、居住的需要。

    香港立法会(新界东北)议员李梓敬建议探索“两地一检”的模式,并通过港媒推介、网红宣传等方式加大龙华在香港的宣传力度。

    港区原全国人大代表、前海管理局原首席联络官洪为民分享了前海在香港的推广经验,并为龙华差异化的深港融合策略提出了建议。

    香港特首政策组专家组成员、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创办人兼主席何建宗建议加快推进深港两地高铁“公交化”进程,并提出深港融合应兼顾深港双方的视角和需求。

    香港贸易发展局驻深圳代表处主任杨旭提出龙华应结合深莞城际、深惠城际的建设,进一步扩大深圳北站对华南区域的影响力。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宇星提出探索有制度差异的物理空间,建议结合深圳北站升级改造的契机,探索飞地园区、飞地楼宇的可能性。

    本次工作坊获得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为龙华与香港两地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对话平台,并为龙华进一步突出深圳北站一刻钟直联香港西九龙站的优势、加强与香港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基础“软”对接开创了良好开端。

  • 蕾奥动态 | 王富海董事长在金华市国土规划学会举办的城市新讲坛上做精彩报告

    6月16日下午,由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办,金华市国土空间规划学会承办的“我是规划师”能力提升论坛暨第 77 期城市新讲坛圆满落幕。蕾奥董事长王富海受邀出席,并作题为《运营时代的规划应对》的主题报告。

    论坛由金华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王鸿飚书记主持,金华市国土空间规划学会理事长、原市资规局副局长贾亦俭出席会议并为会议致辞,来自金华和衢州各县市区自然资源行政部门、规划设计科研院所、城市运营、大学机构等近150名人员参加。

    论坛讲座现场

    本次讲座分析中国城市从建设时代进入到运营时代下的特征变化,探讨运营时代下对城市发展规律的理解,王富海董事长结合蕾奥规划近年来的实践分享面向城市运营的规划思路和技术经验,以《运营时代的规划应对》为题,与在场人员作分享。

    王富海董事长指出,城市建设从增量主导到存量主导是大转折,城市规划正在做着三个转变:一是上移至国土空间综合规划,二是下移至城市更新提质,三是扩展至城市运营服务。当前,城市运营更显现出相对于城市建设的时代特征,对规划工作的影响更大。

    王富海董事长主题演讲现场

    论坛上,王富海董事长以城市运营视角剖析“产业生态、人口增长、用地模式和城市定位”四大方面,以城市更新研究的背景与工作方式探索为起点,提出抓住“存量运营”这一核心,分析城市空间供和需问题、重视空间供需的动态性、推动规划行业变革、技术业务能力培养等方面,并深入探讨了通过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同时,王富海董事长向与会人员分享了蕾奥对“城市规划2.0”的概念和思考,其表示仅通过蓝图式的方案已无法解决新时代城市发展和治理所面临的重重问题,需要规划师们提供“好服务”、“好操作”。

    论坛讲座现场

    本次讲座获得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意义,让大家受益匪浅。会后,金华市国土空间规划学会理事长贾亦俭对王富海董事长的讲座表示感谢,并希望本次讲坛能更好推动金华高质量城市建设,现场与会人员结合讲座内容围绕运营时代规划应对的探索,从各领域、各视角以及重点关注的问题、困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