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蕾奥动态 | 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胡曙海总经理一行莅临蕾奥考察交流
2021年10月12日,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胡曙海总经理、陈涛副总经理一行莅临蕾奥考察交流。蕾奥规划朱旭辉总经理、张震宇常务副总经理、市场部张源经理及行政部仝开美经理热情接待。双方就行业发展、企业治理、经营管理和技术发展等话题展开了深入广泛的交流。
-
蕾奥动态 | 王富海董事长应邀参加深圳市政协“加快绿色低碳发展”专题协商会并作主旨发言
2021年9月27日,深圳市政协召开七届第十五次主席会议,围绕“加快绿色低碳发展”主题开展专题协商,为推动深圳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建言献策。会议由深圳市政协主席林洁主持,市常务副市长黄敏出席会议,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城管和综合执法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部门等八个部门参加会议。王富海董事长作为市政协常委受邀在会上发表“高位谋划、区域统筹,助力深圳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主旨发言。
“加快绿色低碳发展”专题协商会经市委批复确定为市政协2021年度协商计划,列入市政协党组年度重点工作。自2021年6月开始,王富海董事长作为深圳市政协常委,特成立课题组,围绕深圳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相关问题开展深入的调研与专项研究。重点通过SWOT分析、措施集成分析、案例分析等方式,结合政协委员建议,形成约七万字的研究报告。为助力深圳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出了9类37条建议,11大减碳措施集群,以及124项具体措施建议,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借鉴。
专题协商会上,王富海董事长指出,相较之下深圳目前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还未见聚焦发力,其主要原因在于顶层设计缺失和基础数据不完善。对此提出建议:完善深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行动机制和碳排放的数据系统,发挥先行先试优势推动大都市区协同减排,构建符合碳达峰、碳中和的城市发展模式。
坚持高位谋划,建立统筹机制系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从统筹机制方面出发,建议明确战略目标和实施路径,建立高效长效的行动机制。比如将碳达峰、碳中和上升到总体战略,尽快明确深圳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具体时点、峰值等具体事项。在此基础上,纵向分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标,明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步骤,绘制分步实施路线图。从市级层面加强各部门资源整合,将“双碳”作为下一阶段的常态化工作,形成“达成社会共识——制定行动计划——检查实施效果——信息反馈检讨——达成新的社会共识”的滚动推进、螺旋上升的长效工作机制。
夯实治理基础,完善碳排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出发,建议搭建碳排放数据录入、分析、研究系统,明确分行业、分区域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摸清碳排放家底。比如依托“智慧城市”、“数字孪生”等信息化手段构建全市的碳排放空间监测分析系统,加强相关部门数据共享,打通跨部门、跨领域数据壁垒。建议深圳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参与全国碳排放核算技术标准、规范、政策研究制定等工作。要全市一盘棋考虑各行业量化方法边界,避免出现碳排放核算“真空区”。
深化区域合作,建立深圳大都市区的协同减排机制从深化区域合作方面出发,建议建立深圳大都市区的协同减排机制。比如将“双碳”战略作为深圳大都市区协同发展的突破口,推动大都市区内协同进行整体减排,建议由省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牵头,协调深圳、东莞、惠州等城市政府,向国家争取政策支持,将碳排放统计区扩展到都市区全域。可以从产业经济活动入手,破局深圳大都市区融合发展的统筹难题,“深圳可充分发挥自身资金实力的优势,将绿色低碳产业扶持资金投入东莞惠州两地的落后产能改造项目中,引导相关产业链条在都市区范围内合理布局,带动大都市区整体产业布局结构优化。”
创新发展理念,构建符合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模式从创新发展理念方面出发,建议构建符合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模式。提出包括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减少大拆大建;以轨道站点作为城市开发的主要框架;积极推动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保障蓝绿基质的固碳能力等具体措施。他提出,城市更新是深圳破解空间紧约束的一个重要方案,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减少大拆大建,以内涵以内涵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路径,从简单的拆旧建新转为有机更新、共同缔造,通过存量空间再开发、整治改善及保护等方式,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
对于城市亮化工程,他建议对于繁华街区的灯光工程、照明系统、广告等,要在低碳目标基础上评估其效用并“做减法”,避免景观照明无序发展和过度发展。“要把黑色还给夜空。”基于城市空间环境、自然风貌、建筑品位等开展亮化设计,结合智能管理、能效评估等技术为城市照明选择最优的节能设备。
王富海董事长认为,“碳达峰、碳中和不应仅仅成为时下热炒的概念,而是需要持之以恒、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应当成为深圳深思熟虑的重大战略决策,成为我们参与国际竞争的突围之道,成为高密度超大城市绿色转型、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深圳不仅要成为高科技的生产者,也要成为高科技的应用者,在全球环境保护中展现深圳担当!我们要有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参与和着力推进深圳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
蕾奥动态 | 《深圳市罗湖区东湖街道布心花园一、二、四区城市更新单元规划》项目顺利通过建环委审议
2021年09月23日,由蕾奥规划数字城市规划部编制的《深圳市罗湖区东湖街道布心花园一、二、四区城市更新单元规划》顺利通过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建筑与环境艺术委员会审议。
项目位于罗湖区东湖街道,拆除范围面积约168391.0平方米,于2020年3月列入《2020年深圳市罗湖区城市更新单元第二批计划》,是旧住宅区拆除重建类项目,通过城市更新将其建设成为集都市品质住宅、艺术社区、产业办公、街区商业于一体的城市综合配套服务社区。
本项目规划获得市、区更新主管部门领导和业内专家的肯定,以及委托方的认可,在此特别感谢项目开展过程中委托方的支持;更新主管部门和公司领导、总师的指正;以及众多合作团队的配合。
-
蕾奥动态 | 蕾奥规划参加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主题为“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的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于9月25日在四川成都拉开帷幕。
蕾奥规划王富海董事长、朱旭辉总经理、张震宇常务副总经理带领公司40余人参加了这次盛会,并在全体大会、学术对话、专题会议、调研考察等多个环节,共同学习和探讨了当前城市规划领域的一系列热点问题。
9月26日下午,作为年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由蕾奥规划承办的学术对话21:“如何理解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王富海董事长担任学术主席,并特别邀请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杨保军总经济师、山西省住建厅李锦生一级巡视员、东南大学阳建强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王世福教授、同济大学张松教授、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潘芳副院长等多位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作现场交流。
▲王富海董事长与特邀嘉宾们作经验分享
王富海董事长在开场报告中指出,城市更新行动指的是什么,是一个亟待辨析的基础问题,既不能“窄化”为狭义的“更新”,也不能“矮化”为单薄的“行动”。城市更新行动应当上升为国家“城市更新战略”,应是城市建设的“模式升级”,应是地方政府的施政“手段”,应是城市规划的重大“方向”。
▲王富海董事长作开场报告
嘉宾专家们从不同视角出发,围绕城市更新行动的概念理解、目标定位和工作组织等问题发表了高见。虽有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政策影响,现场观众反响依然热烈,先后有9位听众与嘉宾进行了互动交流。
▲现场人气几乎爆满,气氛活跃
在学术对话中,杨保军总经济师详细阐释了城市更新行动这一战略提出的背景,并强调:城市更新行动首先是理念的更新,然后是模式的更新,之后才是一系列技术、法规、标准的更新;城市更新行动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是市委市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各部门协同推动的事情;城市更新行动是国家城市转型发展的大战略,必须长期坚持,要分清轻重缓急,对症下药;城市更新行动的核心是通过改变城市开发建设模式,倒逼城市转变发展方式,激活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
▲杨保军总经济师与现场观众互动
蕾奥规划在承办本场学术对话的同时,还先后参加了多个平行分论坛对话活动。作为特邀嘉宾,王富海董事长在学术对话《空间规划基础理论大讨论》和《空间治理转型及行业变革》中作观点分享;朱旭辉总经理在《院长对话:高瞻“院”瞩》活动论坛中作主题发言;钱征寒副总经理在《高品质的新城,新在哪里?》学术对话中作研讨互动;曾祥坤博士在《面向碳中和的规划响应》学术对话中作经验交流。
▲王富海董事长受邀作观点分享
▲朱旭辉总经理受邀作主题发言
▲钱征寒副总经理受邀作研讨互动
▲曾祥坤博士受邀作经验交流
行业是变化的,也是发展的,我们需要不断地思考以适应规划2.0时代发展的需求。未来,蕾奥规划将以更加丰富的形式继续与行业专家在线上线下及其他的场合作进一步的交流,共探发展前沿。
-
蕾奥动态 | 《国际低碳城与宝龙科技城规划评估和开发建设实施研究》通过终期成果验收
近日,在龙岗区重点区域规划建设管理署终期成果验收会上,由蕾奥规划土地整备规划部编制的《国际低碳城与宝龙科技城规划评估和开发建设实施研究》顺利通过终期成果验收。本项目包含两个子课题,研究成果有助于指导片区后续的统筹开发和规划实施工作。
子课题一《国际低碳城规划评估和开发建设实施研究报告》,在摸清片区基本情况基础上,重点对片区空间布局、产业、交通、配套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并给出规划提升策略及项目实施建议。研究提出了有关轨道线路优化、路网完善、论坛展馆落地等工作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已根据工作建议开展相关工作。
▲国际低碳城规划绿道示意图
子课题二《宝龙科技城规划评估和开发建设实施研究报告》,在发展形势分析、现状摸底等工作基础上,对片区空间布局、土地开发、产业发展、综合交通、配套设施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规划实施评估,并借鉴先进园区发展经验,提出片区发展策略及行动计划,形成单元实施指引和项目库。研究成果提出宝龙科技城联动周边区域打造产城融合片区的工作思路,形成“一带三轴、三心三片”的空间结构,并通过构建产城融合片区交通体系、完善园区级服务中心、逐步落实邻里中心、土地分类有序开发等策略,促进园区升级转型,实现产业、服务双提升。关于推动园区整体功能提升、做好产业统筹、加强交通建设、提升环境品质等研究内容,已在相关工作会议中以会议纪要形式加以明确,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推进实施。
▲宝龙科技城产城融合片区规划示意图
-
蕾奥动态 | 《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镇、小漠镇片区发展建设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会审议
近日,由蕾奥规划顾问咨询事业部编制的《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镇、小漠镇片区发展建设规划》项目专家评审会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召开。会议邀请了城乡规划、乡村建设领域的5位专家及相关部门参会。与会专家及相关部门认真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专家认为该项目研究深入全面,内容丰富详实,结合村庄现状基础条件,近远期相结合提出了可实施性的规划建议,一致同意通过专家评审会审议。
该项目规划范围为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镇、小漠镇,涵括16个行政村及2个社区。项目自2020年5月份开始编制,期间经过多轮的镇村沟通及座谈、两轮部门意见征求、一次专家咨询会、一次项目研讨会,切实保障村民的利益,充分吸纳部门及专家意见,真正实现了规划的多方参与。项目结合合作区快速发展的实际矛盾以及村庄宅基地、留用地等核心诉求,以行政村为单位,重点协调合作区快速建设中的城村矛盾,对合作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喜讯 | 蕾奥规划荣获2021年度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奖(LI Awards)
蕾奥规划作品
龙华区环城绿道项目
又双叒叕获奖了!
9月24日,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Landscape Institute)公布了2021年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奖(LI Awards),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的申报作品龙华区环城绿道从众多国际优秀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皇家西尔维娅·克罗夫人杰出国际贡献奖。这也是蕾奥规划继2019年的珠海香炉湾沙滩景观工程后,再次获得该奖项。由于疫情影响,今年的颁奖典礼将于11月25日采用线上形式举行,届时将揭晓各奖项的大奖。
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奖(LI Awards)旨在表彰有关人类、场地、自然环境以及融合三者的项目方案。面对环境危机,风景园林的变革力量显得尤为重要,风景园林行业也正面临着严峻的时代考验。风景园林行业从业者在其日常工作中关注改善人类身心健康、提升社会福祉、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强气候变化的抵御能力,以及应对生物多样性危机等方面。
2021年LI Awards设置的奖项共26项,包括专业类别、开放类别、会员奖、学生奖、国家自然建造奖及年度最佳景观主席奖,其中开放类别的5个奖项面向全球的风景园林从业者,竞争尤为激烈。
2021年的获奖名单中有73个优秀项目获得殊荣,包括61个专业机构奖与12个学生奖。获奖的团队包括AECOM、ARUP、Atkins、McGregor Coxall、LDA Design、LUC、BDP、PRP、TEP、Davies White Ltd、Chris Blandford Associates等专业机构,以及格林威治大学、卢森堡科学技术学院、爱丁堡大学、纽卡斯尔大学、谢菲尔德大学、曼彻斯特城市大学、伯明翰城市大学等高校。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中国的项目及团队占据其中10个席位。
由蕾奥规划董事长王富海、总经理朱旭辉任总指导,魏伟任总设计师,景观事业部牵头完成的龙华区环城绿道,在开放类别中最具分量的皇家西尔维娅·克罗夫人杰出国际贡献奖中获奖。与【龙华区环城绿道】一同获奖的项目还有AECOM设计的【南京生态科技岛滨江风光带】,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设计的【深圳市福田中心区交通设施及空间环境综合提升】,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广州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四个诞生在中国的项目,将在11月25日角逐最终的大奖。
▼ 获奖页面截图
皇家西尔维娅·克罗夫人杰出国际贡献奖从2018年首次设置,面向全球,获奖的项目均来自国际一流的设计团队或者获得过ASLA、ULI、IFLA等大奖的高水平项目。
2018年:清华大学朱育帆教授主持的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从易兰设计的望京SOHO景观项目、迪拜的The Block项目以及上海易亚源境设计的“米园”中拔得头筹,获得大奖。
2019年:蕾奥规划魏伟总规划师主持的珠海香炉湾沙滩景观工程,从美国著名风景园林师古斯塔夫森团队Gustafson Porter + Bowman设计的瓦伦西亚中央公园、北京林业大学王向荣教授主持的重庆云阳环湖公园以及上海易亚源境设计的无想自然学校中脱颖而出,获得大奖。
2020年:AECOM团队设计的深圳大沙河生态长廊,则击败了水石设计的长春水文化生态园、南昌红土公园以及易兰设计的黑桥公园,获得大奖。
而在今年的景观设计奖、景观创新奖、景观遗产奖、景观规划评估奖等奖项中,来自中国的北京林业大学及多义景观、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Lab D+H、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团队的作品也取得了好成绩。
龙华区环城绿道
此前,龙华区环城绿道项目已经荣获了2020年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非中东地区奖IFLA AAPME Awards经济效益类最高奖——杰出奖(Outstanding Award)、2020年首届大湾区城市设计大奖实体落成项目最高奖——大奖(Grand Award)、2020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0年广东省风景园林与生态景观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0年第十九届深圳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等众多国内外大奖。
荣誉的获得要感谢项目组全体成员的辛勤付出,同时也感谢建设单位与合作伙伴们的大力支持。
项目名称:龙华区环城绿道建设项目
主持规划设计单位: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龙华区委组织部
指导单位: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深化设计合作单位:深圳翰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图设计单位: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造源景观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深圳文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朗程师地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深圳市森斯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汕头市建筑工程总公司、深圳市华美绿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专项设计咨询单位:MCGC、L+CC、适界、上行线、丑石等
关于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
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Landscape Institute)成立于1929年,是英国风景园林专业的官方机构,包括景观设计师、景观和公园管理者、景观规划师和城市设计师。它是一个教育慈善机构,促进艺术和科学的景观实践,以保护公众利益、养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和建成环境为宗旨。
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landscapeinstitute.org
关于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奖
作为景观界最高荣誉之一,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奖(LI Awards)每年都会鼓励设计行业从业者展示他们在自然环境和建成环境保护与提升方面的项目,彰显景观在连接人类、场地和自然关系中的价值。
2021年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奖(LI Awards)的奖项包括:
• 专业类别,全面涵盖景观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仅对LI会员开放,部分对IPM及BALI会员开放,共15个)
• 开放类别(所有风景园林专业从业者可参与,共5个)
• 会员奖(仅对LI会员开放,共2个)
• 学生奖(共2个)
• 国家自然建造奖(仅1个)
• 年度最佳景观主席奖(从专业类别、开放类别以及学生类别的最终获胜者中选出,仅1个)
更多信息请访问
awards.landscapeinstitute.org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风景园林》丨 风景园林杂志公众号
-
蕾奥动态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研经济研究院王辉院长一行莅临蕾奥考察交流
2021年9月22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研经济研究院院长王辉一行莅临蕾奥规划深圳总部访问交流。王富海董事长、朱旭辉总经理和公司管理层成员热情接待。双方就共同合作帮助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城市运营、共建高端智库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
蕾奥动态 | “苍海喜田·喜生活”——《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乡村振兴示范园(喜洲田园综合体)概念规划方案设计及规划编制》项目中标
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乡村振兴示范园(喜洲田园综合体)
概念规划方案设计及规划编制
项目背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云南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及省人民政府“三农”工作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切实将洱海保护治理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着力打造“山水田园一幅画、风花雪月大家园”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大理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以农业产业为根,以田园风光为韵,以农耕文化为魂,集农事体验为一体”的建设思路,规划以喜洲古镇为核心向南北两翼拓展,积极推进大理市乡村振兴示范园(喜洲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本次规划以将大理市喜洲镇打造成独具云南特色,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世界级田园综合体、国家级的乡村振兴示范园为目标,开展概念性总体规划设计。
近日,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乡村振兴示范园(喜洲田园综合体)概念规划方案设计及规划编制竞赛方案评审会在大理市举行,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阿特金斯顾问(深圳)有限公司联合体提出的基于“农村、农业、农民”联动发展的乡村振兴“喜洲模式”方案获得第一名。
其他竞赛评选单位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世纪千府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联合体、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
发展定位世界一流的田园综合体,实际代言的是一种顶级的田园生活方式,但中国还没有一处足以代言中国田园生活方式的目的地。反观喜洲,有三大条件足以成为中国田园生活方式的典范。
一是世界级的银苍玉洱琼田,中国理想的“世外桃源”;喜洲位于苍山之下、洱海之畔,茫茫田野中白族古村落点缀其间。在喜洲既可乐享山水,又可躬耕沃野,既没有喧闹嘈杂,也不会贫瘠艰苦,是中国理想的“世外桃源”。
二是世界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华展现;喜洲拥有全国建筑艺术水平最高、保存最完整的白族古建筑群。集儒家礼制精神、白族文化特色、地方建材特点于一身,同时与山水格局呼应,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以古朴典雅、大方实用、坚固经久著称于世,是一笔珍贵的世界民族文化遗产。
三是苍洱孕育下的“喜文化”,呈现中国传统自然观人文观精髓。喜洲是汉文化与西南民族文化、外来文化交融融合之地,在温润苍洱的孕育下,形成了“崇敬自然、绿色健康、包容和谐、亲仁善邻、崇文精艺、浪漫乐观”的白族文化,是一种热爱生活的“喜”文化。
基于此,规划提出项目定位为中国田园生活方式典范、世界一流的“喜生活”体验地。喜生活的内涵包括:
山海生活:乐享苍洱之喜
田园生活:农耕岁食之喜
文化生活:文艺兴盛之喜
三大生活圈
基于三类“喜生活”,构筑三大生活圈山海生活圈:一是严格保育生态基底;二是构建一廊、多节点的生态景观游憩格局,近期重点打造万花溪生态廊道、海舌湿地节点、龙湖湿地节点。
田园生活圈:一是游(漫游田园),二是学(喜米养成),三是品(慢食庄园),四是养(田园康养),近期重点打造喜米营造社等六大重点项目。
文化生活圈:一是体验传统文化,二是沉入艺创生活,三是融入在地社群。近期重点打造五街二十四院等六大重点项目,及建立全年节事体系。
山海生活圈:保护基底+连通提亮,提供融入山水之美的全季乐趣
田园生活圈:一二三产融合,提供农耕文化与健康生活的全景体验
文化生活圈:激活一镇四村,提供在地文化保育创新的全程参与
空间图景规划空间布局以落实“喜生活”的项目支撑、空间支撑为主线引领,同时贯彻生态优先、有机更新、镇村融合的规划理念。
生活引领:落实山海生活圈、田园生活圈、文化生活圈到空间环线,串联一批主题重点项目,支撑生活方式实现。
生态优先:构建“一廊连山海、绿网入白乡”的生态安全格局,采取“联、渗、优、净”的生态策略,开展生态修复提升。处理好生态保护红线内的村庄拆并问题。
有机更新:存量微更新为主导,不大拆大建,尊重历史文脉,保护肌理与风貌,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的政策导向,不突破原土规建设用地规模并争取减量。
镇村融合:将古镇与村落统筹考虑,在产业上镇村融合、一二三产融合;在公共设施上实现城乡一体化;在建设实施上实现以镇带村、全面提升。
以“惊艳喜洲”、“欢乐喜洲”、“爱上喜洲”为主题,分别打造1、3、5日喜洲游线,串联关键空间节点,营造文化、山海、田园三重空间体验。
实施思路项目实施思路:近三年优先形成北部环线,逐步向南、向山海拓展。2021年基础先行、文旅主街见雏形;2022年环线形成,重大项目出成效;2023年全域完善,乡村振兴成示范。
项目运营思路:总体统分结合,引入专业运营商并以PPP模式成立股份制SPV开展整体投资建设运营,进而引进各个子项目的品牌运营商。积极争取政策补贴、政府债券,与国开行、农发行政策性贷款,提升项目投融资的可操作性。
-
蕾奥动态 | 热烈庆祝建筑与城市营造设计部开业
2021年是蕾奥规划上市之元年,13年的砥砺前行,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蕾奥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乘借公司十三周年庆欢乐的东风,我们迎来了建筑与城市营造设计部的成立。
伴随着全场齐声的倒计时,公元2021年09月07日,农历八月初一,蕾奥规划建筑与城市营造设计部闪亮揭牌。公司董事长王富海、总经理朱旭辉、建筑与城市营造设计部经理郭晓黎和副经理张迪,在台上与所有嘉宾和同事的掌声汇聚在一起,欢呼声此起彼伏。这一刻,一支优秀团队诞生了,建筑与城市营造设计部将踏着蕾奥全新的鼓点扬帆起航。
随后,王富海董事长、朱旭辉总经理和建筑与城市营造设计部郭晓黎经理依次发表致辞。王董展望了规划场域的宏伟蓝图、朱总描绘了未来前进的战略方向、郭总明确了部门一体化、差异化发展的实施方针。三位领导的讲话为建筑与城市营造设计部在公司“行动规划+运营咨询”的发展框架下,如何往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简洁又亲切的言语间激励和鞭策着台下的每一位蕾奥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蕾奥规划建筑与城市营造设计部在公司所有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必将在新的起跑线上展现新的风采!祝福蕾奥规划建筑与城市营造设计部事业辉煌!
建筑与城市营造设计部是蕾奥规划新成立的,集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公共环境营造于一体的综合性设计团队。
我们坚持以设计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以设计提升价值为目标,追求设计作品的先锋实验性与行动实践性,通过跨专业思考的设计方法和多学科协作的创作模式,努力为项目提供综合性的设计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为城市营造优质生活空间”的发展愿景。
同时,建筑与城市营造设计部期望能够通过利用一体化的设计方法、高绩效人才的培养机制和优秀工作环境的营造,打造出目标高度一致、行动有机耦合的团队,不断的培养出最有价值的新生力量,创造长期持续的辉煌成绩。